艾拉关于渗透北极“基石”研究站的提议,在铁砧基地高层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这无异于自杀!”军事主管霍克一拳砸在金属桌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希望星现在是‘主宰’控制最严密的区域,北极更是重中之重!我们连靠近轨道都难如登天,更别说潜入一个守备森严的研究站了!”
“但坐视‘主宰’破解‘基石’的力量,就是坐以待毙!”艾拉据理力争,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一旦它们成功,我们现有的‘可能性场’技术可能会失效,甚至‘规则排异’这最后的保护伞也可能被撕破!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在他们完成研究之前!”
“艾拉博士,我理解你的心情,”莉亚娜主席语气沉稳,试图调和,“但霍克说的也是事实。我们缺乏执行这种深度渗透任务的能力。我们没有能够突破轨道封锁的隐形舰船,没有足以伪装成‘主宰’单位的技术,甚至没有研究站内部的详细布局图。”
“我们不一定需要强攻,也不需要完美的伪装。”凯登指挥官开口了,他的目光在地图和情报报告之间移动,“‘灰烬’幸存者提供的情报里提到,‘主宰’向北极研究站运输物资和人员的频率很高,而且似乎使用了一条相对固定的、利用极地磁场扰动的隐蔽航线。”
他指向星图上希望星北极区域那片扭曲的磁场线:“或许,我们可以利用这条航线,伪装成运输队,混进去。”
“这太理想化了,”霍克摇头,“‘主宰’的识别系统极其严密,我们无法伪造它们的身份认证。”
“我们不需要完全伪造,”艾拉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我们可以利用‘可能性场’!一个小范围的、高度集中的场,可以暂时干扰识别系统的逻辑判断,让它将我们误判为‘预期内’的、但数据略有模糊的单位。就像……给它们的系统制造一个短暂的‘认知盲区’。”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将“可能性场”的应用从防御和干扰,提升到了主动欺骗的层面。
“成功率有多少?”莉亚娜直指核心。
“理论上是可行的,”艾拉谨慎地措辞,“但需要极其精确的能量控制和时机把握。而且,一旦进入研究站,场的效果可能会因为内部更强的秩序场而减弱,我们需要在暴露前找到目标并行动。”
“即使混进去了,我们怎么出来?”霍克追问。
“这取决于艾拉与‘基石’连接的成果,”凯登接过话,“如果她能成功干扰或控制研究站,或许能制造混乱,为我们创造撤离的机会。如果失败……”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会议陷入了沉默。这是一个风险与收益都高到惊人的赌局。
最终,莉亚娜做出了决定:“制定详细计划。进行模拟推演和可行性评估。如果评估结果有一线生机……我们就干。”
接下来的日子,铁砧基地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钟表,为这个代号“北极星”的行动全力准备。
技术团队开始改造那艘缴获的小型运输船,尽可能抹去其非“主宰”特征,并加装了一个小功率但可精确调控的“可能性场”发射器。
凯登则从陆战队员和“灰烬”幸存者中挑选了最精锐的志愿者,组成了一支十人的渗透小队。他们开始进行高强度训练,熟悉可能遇到的“主宰”单位型号、研究站推测布局、以及极限环境下的作战和生存技巧。
艾拉则带领着她的“调和者”学徒们,进行更加严苛的意识训练。她需要他们能够在小队潜入时,远程维持一个极其微弱但稳定的“可能性场”,辅助运输船的欺骗行动。同时,她自己也进行着深度冥想,不断尝试与远在希望星的“基石”遗骸建立更深层次的精神连接。这个过程伴随着剧烈的头痛和精神疲惫,仿佛她的意识在跨越浩瀚星空时被不断拉扯。
模拟推演的结果并不乐观。成功率在各种苛刻的假设下,勉强达到百分之十五。但莉亚娜看着艾拉和凯登眼中那不容动摇的决心,最终还是签署了行动授权。
出发前夜,艾拉独自来到基地顶部的伪装阵列节点,眺望着“铁砧”行星荒凉的夜空。希望星在星图中只是一个遥远的光点,但她能感觉到,地下深处那个古老的“基石”,正发出微弱的、仿佛心跳般的呼唤。
“害怕吗?”凯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有一点,”艾拉没有回头,诚实地说,“但更多的是……一种必须去做的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