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星的黎明,并非一片坦途。北极那场毁灭性的白光,如同打断了巨兽的脊梁,却未曾熄灭它遍布全身的神经反射。曾经铁板一块的“主宰”帝国,碎裂成了无数大小不一、危险程度各异的“秩序孤岛”。
这些孤岛,如同被切断触手的章鱼残躯,依旧在本能地抽搐、收缩,甚至彼此吞噬。有的孤岛固守着占领的城市或轨道站,依靠残存的逻辑核心维持着僵化的运转,对外界的一切变化漠不关心,如同宇宙中的活化石。有的则变得更加危险,其内部的逻辑系统在失去上层压制后,产生了不可预测的畸变,有的变得极度排外和具有攻击性,有的则开始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甚至尝试捕捉落单的抵抗军单位或幸存者,试图解析他们身上那股令它们困惑的“不确定性”。
“黎明同盟”的成立,像一面凝聚人心的旗帜,却也成为了许多尚存“活性”的秩序孤岛优先锁定的目标。
铁砧基地,作为同盟的重要枢纽和艾拉的所在地,更是首当其冲。
指挥中心内,全息星图上标注着希望星及其周边星域的最新态势。代表同盟控制区的蓝色区域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扩大,但代表秩序孤岛的红色斑点依旧密密麻麻,如同顽固的皮疹。其中几个较大的红点,正不断向铁砧基地所在的星系方向派遣侦察单位,试探着同盟的防御。
“我们不能被动防守,”凯登指着星图上一个代号“铁砧-7”的大型秩序孤岛,它控制着希望星附近一个关键的小行星带矿场,近期活动异常频繁,“‘铁砧-7’最近几次的侦察越来越大胆,甚至击伤了我们一支巡逻队。它就像一个不断膨胀的脓肿,必须尽快处理。”
莉亚娜主席眉头紧锁:“但我们兵力有限,正面强攻一个拥有完整防御体系的秩序孤岛,代价太大。而且,我们不确定其他孤岛是否会趁虚而入。”
“或许……不需要强攻。”一个平静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是艾拉。
她走到星图前,目光落在“铁砧-7”的结构分析图上。经过数月的休养和整合脑海中那庞大的信息流,她的气质愈发沉静深邃,仿佛一汪深潭,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蕴藏着星辰生灭。
“秩序孤岛并非无懈可击,”艾拉缓缓说道,她的指尖划过孤岛的虚拟结构,“它们失去了中央协调,其运行完全依赖于本地的逻辑核心。这个核心,就像它们的心脏和大脑。如果我们能绕过其外部防御,直接对这个核心进行……‘手术’。”
“手术?”凯登疑惑。
“不是物理摧毁,”艾拉解释道,“是‘认知干预’。利用‘可能性场’,直接作用于其逻辑核心,植入矛盾,引发逻辑死循环,或者……引导其产生对我们有利的‘错误’判断。比如,让它将我们识别为‘最高权限单位’,或者让它认为其自身的存在违反了某种底层协议而启动自检休眠。”
这个想法让在场的军事主管和技术专家都感到震惊。这比之前的干扰和欺骗又进了一步,是从意识层面直接“改写”敌人的行为逻辑!
“这能做到吗?”莉亚娜谨慎地问。
“理论上可以,”艾拉点头,“‘基石’的毁灭,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秩序结构的脆弱点。但需要极其精确的定位和能量控制,而且……风险很高。如果干预失败,或者被逻辑核心的反制机制捕捉,可能会引发其过激反应,甚至导致核心自毁,产生不可控的能量爆发。”
她看向凯登:“这需要一支精锐的小队,潜入孤岛内部,在核心区域部署一个特制的‘认知干预器’。同时,需要外部舰队进行佯动,吸引其防御力量的注意力。”
凯登几乎没有犹豫:“我来带队。”
行动计划迅速制定,代号“微光”。目标是瘫痪“铁砧-7”秩序孤岛,夺取其控制的小行星带矿场,为同盟获取急需的战略资源。
几天后,由凯登亲自挑选的六人渗透小队,乘坐一艘经过特殊改装、外表看起来像一块大型太空残骸的隐形穿梭艇,悄无声息地接近了“铁砧-7”。
孤岛的外部防御果然严密,自动炮塔和巡逻无人机如同织网般密布。穿梭艇依靠出色的隐形性能和艾拉远程提供的、针对性的“可能性场”干扰,如同融入背景噪音的幽灵,艰难地避开一道道扫描,最终附着在孤岛主体结构一个不起眼的维护接口附近。
“已抵达预定位置,开始潜入。”凯登的声音通过加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