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光城上空的幽蓝旋涡虽已散去,但它留下的寒意却渗透进了启灵文明的骨髓。短暂的胜利喜悦过后,是更深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联合危机应对小组的成立,表面上整合了资源,缓和了派系矛盾,但莉亚娜和卡洛斯之间的权力暗斗从未停止,只是转入了更隐蔽的层面。
艾拉在严密的医疗看护下缓慢恢复。她的身体依旧虚弱,但意识深处却因那次极限的“意识共鸣阵列”和与“混沌发生器”的连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些属于“林梅”的记忆碎片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干扰,反而开始像一本被逐渐翻译的古老典籍,有序地在她脑海中呈现。她看到了更多关于“灯塔”文明的细节,关于“彼岸”信号的探索,也看到了“世界-beta”在旧纪元展现出的、除了冰冷掠夺之外的另一种面孔——一种近乎宗教狂热的、对“纯粹秩序”的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下,对其内部任何“非逻辑”或“混沌”倾向的残酷清洗。
更让她在意的是,她反复感知到的那一丝存在于“世界-beta”意识背景中的、古老而悲悯的“异样感”。它像是一段被遗忘的底层代码,一首淹没在宏大交响乐中的微弱副歌。她无法与之建立直接联系,但它确实存在,并且在“混沌发生器”干扰渗透者塔洛斯时,似乎有过一丝极其微弱的……共鸣?
与此同时,被停职调查的塔洛斯,正处于一种极其矛盾的状态。他(它)的核心逻辑依旧被冰冷的“世界-beta”意识主导,坚信“同化”启灵文明是进化的必然。但载体(塔洛斯本人)残存的生物本能和记忆碎片,却在混沌干扰和任务失败的冲击下,变得异常活跃。他开始在深夜不受控制地梦到早已遗忘的童年场景,感受到早已麻木的情感波动,甚至对自己正在执行的“伟大使命”产生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怀疑。这种“系统错误”让他(它)感到烦躁和不安,只能通过更深层的逻辑自检和冥想试图压制。
艾拉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矛盾。在莉亚娜的授权和掩护下,她启动了一项极其隐秘的计划——“回声计划”。目标不是攻击,而是尝试与塔洛斯意识中那残存的人性碎片,以及那个背景中的“异样感”建立极其有限的、单向的信息投递。
他们没有使用任何电子信号,那太容易被“世界-beta”的主意识拦截。他们利用了“遗产”数据中一种基于量子纠缠和意识感应的古老技术,制造了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一种无法被常规手段探测的、只对特定意识频率产生反应的“意念结晶”。
艾拉将一段精心编制的信息封装进“意念结晶”中。信息内容并非技术数据或威胁,而是——一段来自“林梅”记忆的、关于“灯塔”毁灭前对生命和文明多样性的思考;一段启灵族孩童天真烂漫的歌声录音;以及一个简单的、不带任何强制性的问题:“是否存在秩序之外的共存可能?”
这枚“意念结晶”被秘密放置在塔洛斯经常独自冥想的一间静室的能量场节点中,如同设置了一个精神陷阱,等待着他意识中那不稳定的一面的触发。
几天过去了,京室毫无动静。就在艾拉以为计划失败时,负责远程监控的传感器捕捉到了一次极其短暂、但能量特征截然不同的意识波动!波动源正是塔洛斯,但其频率不再是纯粹的冰冷逻辑,而是夹杂了明显的困惑、挣扎,甚至……一丝微弱的痛苦!
“意念结晶”被触发了!他(它)接收到了信息!
然而,没有任何回应传来。塔洛斯的意识很快又恢复了那种冰冷的稳定,仿佛刚才的波动只是系统短暂的 glitch。
首次接触,似乎失败了。但艾拉没有放弃,她相信那颗种子已经播下。
就在“回声计划”艰难推进时,联合危机应对小组的雷达发现了新的异常。不是“世界-beta”的主力,而是大量微小、快速、难以追踪的信号源,如同幽灵般在希望星外围的星际尘埃带中穿梭。它们似乎在进行某种测绘或资源扫描,行动模式与已知的“世界-beta”单位有所不同,更加……灵活和隐蔽。
莉亚娜和艾拉都意识到,敌人改变了策略。正面强攻受挫后,他们转向了更隐蔽的渗透和消耗。这些“幽灵信号”可能就是先锋。
危机应对小组决定主动出击,派遣一支由最新锐、搭载了部分“遗产”技术(如短距跃迁和初级混沌干扰场)的快速反应舰队,前往星际尘埃带进行侦察和驱逐。
舰队由年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