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业前哨站的空气带着循环系统特有的干冷,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来自岩石本身的尘埃气息。
与“小蟑螂”
号那个杂乱无章的金属罐头相比,琦莉的这个安全屋堪称整洁有序,甚至带着点女性化的细节——比如控制台上摆着一个用废弃电路板拼成的抽象雕塑,墙角生长着一盆在人工光照下顽强存活的、散着淡蓝荧光的苔藓。
然而,刚刚接收到的全站紧急通知,如同冰冷的雨水,浇熄了刚刚脱离险境的那一丝松懈。
屏幕上那被刻意模糊、渲染得如同穷凶极恶之徒的通缉令图像,无声地宣告着追捕的升级。
“呵,‘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李琟嗤笑一声,指了指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和旁边那堆琦莉的“小玩意儿”
,“他们还真敢编!”
琦莉关掉了令人心烦的通知,表情却轻松不起来:“安娜·格雷这是狗急跳墙了。
她调动不了太多明面上的武装力量离开研究站范围,就想用高额悬赏引来那些藏在阴影里的‘清道夫’和赏金猎人。
这比正规军更麻烦,他们不择手段,而且无孔不入。”
她走到主控台前,快调出星图,标记出几个红点:“看,附近星域活跃的几个知名佣兵团和独立捕手,他们的通讯量在通知布后十分钟内明显增加。
我们这里虽然隐蔽,但并非绝对安全。”
压力再次袭来。
他们如同置身于一个不断缩小的包围圈中。
“必须尽快找到解决标记的方法,或者…拿到足以反击的筹码。”
林溯沉声道。
他走到工作台旁,将伊森的那些纸质笔记和数据磁带拿出来,同时也将脑海中记忆的第三个“种子”
碎片信息复述出来。
琦莉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如同看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
她迫不及待地接过笔记和磁带,连接到她的高级分析终端上,双手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开始全力破译和整合这些珍贵的信息。
李琟则开始仔细检查琦莉安全屋的防御系统和生命维持装置,确保这个暂时的避难所不会从内部出现问题。
他时不时对琦莉那些天马行空但往往卓有成效的改装技术出啧啧称奇的评价,或者提出一些更稳妥的加固建议。
一老一少两个技术狂人,倒是很快找到了共同语言。
林溯则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盘膝坐下,继续引导体内“星尘”
的恢复。
在这里,远离研究站那庞大而复杂的人造能量场,宇宙背景的宁静似乎更有利于他凝聚力量。
那层稀疏的蓝色星尘缓慢旋转,如同微缩的银河,第三个碎片带来的“信息熵稳定”
效果开始初步显现,让他对自身能量的控制更加精细入微。
几个小时在紧张的忙碌中过去。
“有现了!”
琦莉突然兴奋地叫了起来,吸引了林溯和李琟的注意。
她将分析结果投射到主全息屏上。
屏幕上显示着整合后的“锚定序列”
结构模型,虽然依旧缺失了四个关键碎片,但整体框架已经清晰可见。
那是一个极其复杂、动态变化的多维能量-信息构型,其核心并非强行“锁定”
,而是一种巧妙的“引导”
与“共振稳定”
。
“看这里,”
琦莉指着模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那里正是第三个碎片“信息熵稳定模块”
的位置,“这个模块的作用,是降低‘先行者印记’本身蕴含的、近乎无限的信息复杂度对宿主意识的冲击,相当于一个‘缓冲器’或者‘降噪器’。
伊森博士的设计真是天才!”
她切换画面,显示出伊森日志中关于“净化者”
能量脉冲对菌核意识造成损伤的记录,以及琦莉自己截获的、关于“回响”
标记技术特征的碎片信息。
“结合这些信息,我有一个大胆的推测!”
琦莉语飞快,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回响’标记,其能量特征与当年损伤菌核意识的脉冲同源!
它不仅仅是个追踪器,它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持续性的‘信息熵攻击源’!
它在不断向你体内注入微量的、高度无序的混乱信息,试图干扰甚至瓦解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