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溶洞的时间感是扭曲的。
没有日升月落,只有永恒流淌的暗河与恒定闪烁的磷光。
林溯背靠着冰凉湿润的岩石,全部心神都沉入了体内那片近乎死寂的“内宇宙”
。
引导光脉复苏的过程,缓慢得如同在冰原上培育第一株绿芽,需要极致的耐心与专注。
他不再试图强行汲取能量,而是让自己与整个溶洞温和而庞大的能量场共鸣。
那些在暗河中摇曳的蓝色光点,那些在钟乳石顶端闪烁的磷光,它们散出的微弱能量,带着一种奇异的、充满生机的频率,如同无数细小的、温暖的触手,轻轻拂过他干涸的能量脉络。
起初,只有那核心处一丝星火在孤独地跳动。
但随着共鸣的加深,一丝丝、一缕缕几乎不可察觉的蓝色辉光,开始从虚无中渗透出来,如同夜空中逐渐增多的星辰,点缀在他黑暗的能量图景中。
它们太微弱了,远不足以形成流淌的光脉,更像是一层弥漫的、冰冷的星尘。
然而,变化确实在生。
身体的剧痛在缓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源自细胞层面的疲惫与修复感。
左臂的麻木感也开始松动,指尖传来了微弱的刺痛,那是神经末梢在重新连接。
李琟没有打扰他,这位老科学家同样忙碌。
他利用有限的工具和从废弃区搜集来的材料,在溶洞入口附近设置了几个简陋却有效的震动和能量扰动警报器。
他反复检测着溶洞的能量场,试图理解其干扰“回响”
标记的原理,并不断调整着林溯身边那个便携能量屏蔽器的参数,力求将那微弱的标记信号压制到最低。
“这里的能量场…很古怪。”
李琟在一次检测后,对刚刚结束一轮冥想的林溯说道,“它不是单纯的屏蔽,更像是一种…‘同化’或者‘覆盖’。
它用一种更庞大、更温和、更本质的自然场,将你身上那个尖锐的、人造的标记信号给‘淹没’了。
就像把一滴墨水滴进大海。”
他指了指探测仪上那个依旧存在,但波动被极大平滑、几乎与背景噪音融为一体的红点。
“只要你不主动爆高强度的能量,或者离开这个溶洞的范围,它应该很难精确定位你。
这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时间。
林溯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他感受着体内那缓慢凝聚的星尘,估算着完全恢复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更久。
而研究站外,安娜·格雷和安全部队的搜捕绝不会停止,“净化者”
和“回响”
也如同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露出獠牙。
他不能在这里停留太久。
“我们必须主动联系aris博士。”
林溯声音依旧沙哑,但比之前多了一丝力气,“或者,找到其他获取信息的方法。
坐以待毙不是办法。”
李琟点了点头,表情严肃:“我同意。
但常规通讯在这里完全失效。
我之前尝试过几种紧急联络协议,都石沉大海。
除非我们能找到一条通往上层、且能绕过主要监控的路径…”
他的目光投向了那条流淌的暗河。
“这条河…是活水。
它一定有源头和出口。
或许,沿着它,能找到通往其他区域的路径。”
这是一个方向,但也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地下河系统可能错综复杂,充满陷阱,甚至连接着他们尚未探索的危险区域。
就在他们商讨之际,那神秘的往昔低语,再次毫无征兆地在林溯脑海中响起。
这一次,比之前清晰了不少,仿佛信号变得稳定了。
“…感知到…‘钥匙’的…复苏…”
低语带着一种古老的沧桑感,“…能量脉络…与‘星尘之河’…产生共鸣…很好…”
星辰之河?是指这条光的暗河?
“…时间…不多了…‘织网者’…已察觉…‘容器’的…异动…”
织网者?又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是指“回响”
?还是别的什么?
“…档案馆…路径…不止一条…‘星尘之河’…亦可…引路…”
低语开始提供具体的信息,“…逆流…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