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的碎片似乎表明,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混乱、战争、毁灭,甚至“收割者”
的存在,都可能与这个庞大“系统”
自身趋近“热寂”
,并试图通过各种极端手段(包括文明间的冲突和毁灭)来延迟或“重启”
这一过程有关。
这些现太过惊世骇俗,几乎动摇了科学的根基。
艾娃团队内部也产生了严重分歧,有人认为这是林梅精神崩溃后的臆想,有人则认为这是窥见宇宙真相的钥匙。
陈凯在听取艾娃的汇报后,沉默了整整一个小时。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这些现列为最高机密,仅限于最小范围知情,同时要求艾娃团队继续研究,但方向从“理解彼岸”
转为“寻找生路”
。
“如果我们是鱼缸里的鱼,而缸壁已经开始被我们从内部敲出裂纹,”
陈凯对艾娃说,“那么我们要做的,不是理解缸外的主人想什么,而是找到在缸破之后,我们能活下去的方法。”
就在“灯塔”
在绝望与渺茫的希望间艰难挣扎时,一直处于静滞状态的林梅,突然再次出现了剧烈反应。
那是一个平静的(仅仅是表面上的平静)下午,林梅突然在监护室内坐起,双眼睁开,瞳孔中仿佛有无数星辰生灭。
她之前记录信息用的各种接口和纸笔都被移走了,她只是抬起手指,用指尖在空气中缓慢而坚定地划动。
监护室的特种玻璃外,陈凯和艾娃震惊地看到,随着林梅指尖的划动,空气中竟然留下了淡淡的光痕,组成了三个相互嵌套、不断旋转的复杂几何图形,以及一行清晰无误的、用“灯塔”
通用语写成的文字:
“找到‘织网者’。
阻止‘归零’。”
写完这行字,林梅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猛地向后倒去,再次陷入深度昏迷。
而那光痕组成的图形和文字,在空气中维持了数秒钟后,才如同蒸般缓缓消散。
监护室外一片死寂。
“织网者”
?“归零”
?
这两个陌生的词汇,带着一种不祥的预兆。
“这……这是林博士自己的意识,还是……那个‘彼岸’借她之口传递的信息?”
艾娃声音干涩地问。
陈凯死死盯着光痕消失的地方,脸色铁青。
“不重要了。”
他缓缓说道,“无论是哪种可能,这都意味着,‘缸外’的存在,或者这个‘系统’本身,已经向我们出了……明确的指令,或者说,警告。”
他转身,目光锐利地看向艾娃:“集中所有资源,破解这三个图形和这两个词的含义。
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可能也是最后的线索。”
“织网者”
是谁?是某个文明?某个个体?还是某种机制?
“归零”
又意味着什么?是系统的重启?是彻底的毁灭?还是某种意义上的……格式化?
“灯塔”
的命运,乃至可能所有“泡沫”
世界的命运,似乎都系于这谜语般的线索之上。
而唯一可能知道更多答案的林梅,却如同风中残烛,徘徊在意识的深渊边缘,无法再给出更多的指引。
他们必须在缸破之前,找到“织网者”
,理解“归零”
,并在注定到来的风暴中,找到那一线生机。
时间,从未如此紧迫,也从未如此不可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