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潜猎者”
的仓皇逃窜,并未在“新黎明”
星系带来胜利的欢呼,反而留下了一片更加沉重的寂静。
李默那越理解的一击,如同神迹,却也像一道无形的鸿沟,将他与其他人隔开。
融合了来自恒星核心的第二枚“源初代码”
碎片,李默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力量的提升,更是一种视角的根本性转变。
他眼中的世界,不再是固体的物质和流动的能量,而是无数交织、碰撞、不断演化的规则线条与信息脉络。
他能“听”
到恒星稳定的核聚变背后那精密的规则和弦,能“看”
到行星运转轨迹中蕴含的引力公式,甚至能隐约感知到“新生网络”
中每一个个体意识散出的、独特的思维波纹。
这种状态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洞察力,但也伴随着巨大的精神负荷和疏离感。
普通人类的思维在他眼中变得缓慢而充满“冗余”
,现实世界的物理结构在他感知里脆弱得如同蛛网。
他必须时刻集中精神,才能维持住“正常”
的感官,避免自身意识被那浩瀚的规则信息流彻底同化。
“你需要时间适应和掌控。”
林瑶看着监测数据上李默那极不稳定的精神波动和体内异常活跃的能量读数,忧心忡忡,“新碎片的力量远预估,强行使用后果难料。”
李默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他闭上眼,努力将感知收缩,专注于体内那两枚碎片力量的平衡与调和。
幽紫的光芒在他体表若隐若现,如同呼吸。
然而,流亡文明没有太多时间让他慢慢适应。
“虚空潜猎者”
虽然暂时退却,但谁也不知道它们是否会卷土重来,或者引来更强大的敌人。
而且,李默动用未知力量击退敌人的消息,不可能完全封锁,很快就在幸存者中流传开来,引了复杂的反响。
一部分人将他视为救世主和文明的唯一希望,崇拜与依赖的情绪滋生。
另一部分人则感到恐惧和不安,担心李默的力量会失控,或者他本人在这种力量下逐渐失去人性,成为另一种形式的“非人”
存在。
还有少数激进派,甚至暗中提议,应该“研究”
李默,尝试复制或控制这种力量。
内部刚刚凝聚起来的团结,再次出现了细微的裂痕。
“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李默一个人身上。”
秦风在高层会议上沉声道,“我们必须加自身的展,尽快在‘新黎明iv’上建立起稳固的基地,恢复生产力和科研能力。”
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
于是,在加强警戒和继续研究碎片力量的同时,“新家园”
计划进入了全力冲刺阶段。
凭借从“旋律文明”
获得的规则数据和部分新技术,以及李默偶尔在稳定状态下提供的、关于物质结构和能量利用的深层洞见,流亡文明的科技树开始以惊人的度攀爬。
在小行星带,自动化矿场和精炼厂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开采出的稀有矿物和能量晶体被源源不断地运往行星表面。
在“新黎明iv”
号行星,第一座大型穹顶城市“曙光城”
初步建成,内部模拟了地球生态环境,容纳了数十万苏醒的幸存者。
行星改造工程也同步启动,利用基因编辑的藻类和细菌,开始缓慢地增厚大气层,改造土壤。
更重要的是,基于对本地规则的更深理解,一座新型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空间、屏蔽探测的“隐匿力场”
生器,在行星轨道上开始建设,这是流亡文明为自己打造的第一道真正意义上的主动防御屏障。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展。
但李默在尝试深度解析新碎片蕴含的知识时,触碰到了一个令他极度不安的信息片段。
那并非具体的技术或历史,而是一种关于宇宙底层规则的……警示。
信息显示,“源初代码”
碎片并非死物,它们更像是一种“种子”
或“坐标”
。
当碎片被激活并聚集到一定数量时,会自地产生一种特殊的规则涟漪,这种涟漪在宇宙的某些特定“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