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
从狂暴的跃迁乱流中跌出时,舰体遍布伤痕,警报声如同垂死的哀鸣。
李默在医疗舱中醒来,浑身如同散架,灵魂深处残留着与“仲裁之眼”
规则碰撞的剧痛。
但他还活着,“希望号”
核心成员也大多幸存。
然而,代价是惨重的。
“新黎明”
星系沦陷了。
最后的监测画面显示,净化者舰队如同冰冷的蝗虫,淹没了那颗刚刚泛起生机的行星,“曙光城”
的灯火在规则层面的碾压下无声熄灭。
留守断后的防卫舰队和未能及时撤离的民众,命运不言而喻。
更糟糕的是,执行“薪火协议”
的方舟舰队在敌人的干扰和追击下损失惨重。
过三分之二的方舟在跃迁过程中失联或确认被摧毁,只有寥寥数艘侥幸逃脱,散落在茫茫宇宙的未知角落,生死未卜。
人类文明,这簇刚刚燃起反抗火焰的火种,在“核心仲裁庭”
的第一次正式打击下,便几乎被打散、碾碎。
“希望号”
成了暂时的指挥中心,也是无数幸存者心中最后的支柱。
但此刻,这艘巨舰内部弥漫着的不再是希望,而是劫后余生的创伤、失去家园的悲痛,以及对未来的深深迷茫。
“我们……还能去哪里?”
一位在撤离中失去亲人的工程师喃喃自语,眼神空洞。
悲观和绝望的情绪如同病毒般蔓延。
一些人开始质疑李默当初选择抗争的道路,认为如果不是试图反抗“观测者”
,他们或许还能在“新黎明”
苟延残喘更久。
内部出现了分裂的迹象。
就在这人心涣散、危机四伏的时刻,李默强撑着伤势,出现在了“希望号”
最大的公共通讯屏前。
他的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如同经过淬炼的星辰,坚定而深邃。
“我知道,很多人感到绝望。”
他的声音透过网络,传递到舰船每一个角落,平静却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我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同胞,我们再次成为了流亡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些或悲伤、或麻木、或愤怒的面孔。
“但是,我们真的失败了吗?”
“看看我们周围!
‘希望号’还在!
秦风指挥官、林瑶博士、铁棺先生……还有很多很多人,我们还活着!”
“更重要的是——”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念,“我们证明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神明’,并非不可触碰!
‘仲裁之眼’会因为我们的力量而迟疑!
它们的‘净化者’舰队,无法将我们彻底抹除!”
他调出了最后时刻,与“仲裁之眼”
规则碰撞的模糊数据图谱。
“这一次,我们被迫逃离。
但下一次,我们不会!”
“我们失去的,是土地,是建筑。
但我们没有失去的,是知识,是技术,是……我们刚刚从它们那里窃取来的,关于它们自身弱点的秘密!”
“还有,那些分散在星海各处的方舟!
只要有一艘存活,人类文明的火种就未熄灭!
我们要找到它们,重新汇聚!”
李默的话语,如同在死灰中投入的火种,重新点燃了许多人眼中的光。
是啊,他们并非一无所有地逃亡。
他们拥有了反抗的武器,窥见了敌人的破绽。
“现在,我宣布,‘希望号’及所有幸存单位,执行‘星火重聚’计划!”
李默下达了新的指令,“我们的要任务,是生存、修复、并寻找失散的方舟。
同时,继续深化‘源初代码’与规则武器的研究。
我们要在这片黑暗的星海中,重新筑起我们反抗的堡垒!”
命令下达,残存的指挥体系开始重新运转。
工程师们扑向受损的舰体,科学家们则一头扎入数据海洋,试图从与“仲裁之眼”
的碰撞记录中解析出更多信息。
而李默,则再次进入了深度冥想。
这一次,并非为了研究外部规则,而是为了梳理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