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的生存之路。”
陈凯的话像一块巨石投入水中,激起了不同的反响。
支持者认为他看得更远,反对者则觉得他是在为不可控的风险辩护。
会议在僵持和激烈的辩论中结束,最终,委员会勉强同意“探针”
计划继续,但增加了更严格的oversight机制和风险控制流程,并要求林梅接受更频繁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评估。
林梅对此没有异议。
她很清楚自己状态的不稳定,以及那种在危机时刻涌现的、近乎本能的、带着毁灭气息的决断力所带来的潜在危险。
在严格的医疗监护和心理疏导下,林梅开始了艰难的恢复和“消化”
过程。
她需要理清脑海中那些越来越清晰的、属于“林梅-b”
的记忆碎片,尤其是关于“回声站”
启动失败的具体细节和“收割者”
的更多信息。
她反复“回放”
那段毁灭的场景,像一个考古学家般小心翼翼地剥离着情感创伤,提取着有价值的技术数据。
她“看到”
了“世界-oga”
的“共鸣器”
在过载前能量回路的异常波动模式,“听”
到了陈凯-b在最后时刻嘶吼出的关于“收割者”
能量核心频率的只言片语,甚至……她隐约捕捉到,“林梅-b”
在陈凯-b牺牲、自身也被能量吞噬前,似乎将一段经过高度压缩加密的信息流,注入了失控的“共鸣器”
能量场中……
那段信息流,像一颗种子,随着爆炸的能量辐射,被抛向了维度的乱流。
它是否……就是后来被她无意中捕捉到、并融入她意识的东西?
这个猜测让她不寒而栗。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林梅-b”
在临死前,完成了一次极其悲壮而精密的信息投送。
她不仅仅是在绝望中反击,她是在……播种希望?或者说,是在寻找一个能够继承她遗志的“继任者”
?
这个想法让林梅感到肩上的担子又沉重了无数倍。
与此同时,技术团队对受损的“回声站”
和“共鸣器”
的初步评估报告也出来了。
结果比预想的稍好:“共鸣器”
核心结构奇迹般地保持了完整,但外部调控系统和能量接口严重损毁,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修复。
更重要的是,报告指出,在“共鸣器”
内部检测到了一种极其独特的、非本宇宙的能量签名残留——源于林梅注入的那些毁灭参数。
“这种能量签名……具有某种‘信息毒性’,”
席工程师在汇报时措辞谨慎,“它对‘世界-beta’那种高度依赖精密能量控制的科技体系,可能具有持续的干扰和破坏作用。
简单来说……我们似乎无意中给他们的‘回声站’和相关的技术系统,‘感染’了一种‘病毒’。”
这个消息让陈凯和林梅都感到意外。
一次被迫的、疯狂的反击,竟然可能产生了战略性的效果?
就在他们消化这个信息时,一直负责监控“彼岸”
信号和维度背景辐射的团队,传来了一个更加惊人的现。
在“回声站”
事件生后,背景辐射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极其微弱但持续存在的“回声”
信号。
这个信号并非来自已知的“世界-beta”
或“世界-oga”
,而是源于一个……之前未被探测到的、第四组时空坐标!
这个“第四信号”
非常奇特,它似乎是由多种不同频率、甚至不同物理规则下的能量波动残响混合而成,充满了矛盾和不协调感,但又诡异地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它不像是一个稳定的世界,更像是一个……巨大的、不断吞噬又释放着时空残骸的“漩涡”
或者“坟场”
。
“‘幽灵’……那些被困在维度夹缝中的意识残影……”
林梅在听到这个现时,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它们的最终归宿,或者说……聚集地,会不会就是那里?一个由无数世界碎片和意识残响构成的……‘深渊回响’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