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者”
更新后的“规则画布”
,如同一份从天而降的救赎指南,虽然晦涩难懂,却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类文明指明了方向。
全球顶尖的智力资源被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对这张新画布的解析中,尤其是在那些涉及时空结构和能量屏障的关键节点上。
“深空共鸣”
计划在严格的安全限制下被有限度重启。
这一次,目标明确——不再是漫无目的地寻求知识,而是集中火力,试图与“观测者”
建立关于那些特定规则节点的深度连接,获取更直接的“灵感”
或“理解”
。
过程依旧充满风险。
数名参与者因无法承受那过于庞大的规则信息流而精神受创,被迫退出。
但牺牲也带来了回报。
在一位代号“织网者”
的、拥有强信息整合与模式识别能力的“火种”
几乎耗尽心力后,研究团队终于成功构建出了一个基于新画布理论的、初步的多维空间稳定框架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并非完整的护盾蓝图,但它揭示了传统三维空间之上更高维度的一些基本相互作用原理,为构建能够抵御“肃正协议”
那种基于规则层面攻击的防御体系,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与银河彼端那个被称为“旋律文明”
(因其规则模型充满流动的韵律感而得名)的对话,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进展。
人类送出的、包含高水平“补完”
成果和隐晦基础疑问的混合信息,得到了对方的再次回应。
这一次,“旋律文明”
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它们没有直接回答那些基础疑问,而是送了一段更加复杂的、关于能量在共生系统中的循环与共振的规则模型,并在其“情绪底色”
中,夹杂了一丝微弱的……关切与询问的意味。
【……汝之‘笔触’,灵动却显根基未稳……规则脉络间隐有‘外力’催生之痕……星海并非皆有善……需谨守‘共鸣’之心,慎辨‘杂音’……】
这段信息让李默等人既振奋又心惊。
振奋的是,“旋律文明”
显然意识到了人类可能面临的困境(“外力催生”
),并表达了善意的提醒(“谨守共鸣之心”
暗示合作,“慎辨杂音”
暗示警惕敌人)。
心惊的是,对方似乎也隐约猜到了人类并非真正的“高等执笔人”
,至少其展并非完全自然。
这是一个建立真正信任的契机!
经过紧急磋商,人类决定冒一次险。
在第三次回信中,他们部分坦承了自身的情况——一个刚刚接触规则奥秘、正在“导师”
引导下学习的年轻文明,并隐晦地提及了面临某种“秩序性威胁”
的压力。
作为诚意,他们附上了一份基于“多维空间稳定框架”
的、尚未完全成熟的初步设计构想。
这是一场豪赌。
将自身的脆弱性和未成熟的技术暴露给一个完全陌生的文明。
回信出后,是更加焦灼的等待。
每个人都清楚,这可能是决定文明命运的通信。
然而,还没等来“旋律文明”
的回应,一个更加紧迫、更加具体的威胁信号,从太阳系外围的预警网络传来!
位于奥尔特云边缘的多个深空监测站,几乎同时探测到了大规模的空间翘曲现象!
不是自然产生的引力透镜效应,而是有某种庞然大物,正在以光曲率航行的方式,强行闯入太阳系!
其能量签名与之前被摧毁的“探针”
同源,但强度庞大了何止千万倍!
“来了……”
秦风看着主屏幕上那代表入侵者的、如同滴入清水中的墨迹般迅扩大的空间畸变区,声音沙哑,“‘肃正协议’的‘整理者’舰队……比我们预估的还要快!”
指挥中心内,空气仿佛凝固了。
尽管早有准备,但当毁灭以如此直观、如此无可抗拒的方式降临,绝望依旧如同冰冷的潮水,淹没了每一个人。
“所有单位!
最高战斗准备!
‘守护者ii型’空间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