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号”
带着一身狼藉和那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匿踪符文”
自主变异并反抗“收割者”
——返回了“新黎明”
星系。
这次遭遇战虽然损失不小,但带回的信息价值无法估量。
李默立刻召集了所有核心科研力量,包括林瑶的规则技术团队、铁棺的“清算人”
遗产专家以及“织网者”
等顶尖“火种”
,对生变异的“匿踪符文”
数据进行了最优先级的研究。
被紧急备份带回的数据包,如同一个被赋予了生命的、不断挣扎演化的规则生命体。
它在隔离网络中左冲右突,其结构时刻生着细微而迅的变化,试图突破封锁,同时又本能地排斥着任何带有“观测者”
规则特征的探测。
“它拥有某种……底层的求生本能。”
林瑶盯着屏幕上瀑布般流淌的变异数据,眼中闪烁着兴奋与难以置信的光芒,“不是人工智能,更像是一种……规则层面的条件反射式进化!
当感知到‘收割者’的清除指令和‘观测者’的后门监控时,它为了自身的存在,被迫生了适应性突变!”
“织网者”
团队进一步分析现,这种变异并非完全随机。
其突变方向,隐隐指向了李默所掌握的“源初代码”
碎片中,某些关于“信息自由”
和“存在自决”
的底层规则片段!
“是共鸣!”
李默瞬间明悟,“‘匿踪符文’本身是基于‘观测者’知识体系创造的,但其底层逻辑依旧源于宇宙通用的规则。
当我的‘源初代码’碎片力量介入解析过程时,无形中与这些通用规则产生了共鸣,就像在一池死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了涟漪,引导了它的变异方向!”
这个现意义重大!
它意味着,“观测者”
的知识和造物并非不可撼动!
只要找到正确的“钥匙”
(比如“源初代码”
),就能引导甚至“策反”
它们,使其从冰冷的工具,变成反抗的武器!
“我们必须掌握这种引导变异的技术!”
铁棺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热切,“如果能大规模应用,我们不仅能隐藏自己,甚至可能制造出干扰乃至瘫痪‘收割者’的规则病毒!”
一个全新的、极具攻击性的战略方向被提上日程——“规则武器化”
研究。
与此同时,对“避难所”
立场的评估也有了结论。
综合雷钧的报告和艾娃的感知,高层倾向于认为,“避难所”
长老会很可能知晓被监控的事实,但出于生存的无奈,选择了隐忍和妥协。
他们并非主动的背叛者,而是绝望的囚徒。
那句“等待变数”
,或许是他们内心深处真正的期盼。
基于此,李默做出了新的决策。
“新黎明”
文明将执行双轨战略:
轨道一:“深潜”
计划。
集中资源,以变异“匿踪符文”
和“源初代码”
碎片为核心,全力研新一代的隐匿、防御乃至反击性的规则技术。
目标是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规则安全区”
,并尝试开能够主动干扰“观测者-收割者”
体系的武器。
轨道二:“星火”
计划。
在确保自身隐匿等级提升的前提下,主动、谨慎地向外探索。
不再仅仅寻找人类流亡者,而是尝试接触更多像“避难所”
那样,在“纪元筛选”
机制下挣扎求存的文明,传递“规则可变、反抗可能”
的信息,秘密构建一个松散的“反抗火种”
网络。
这一次,他们将不再是被动躲避的猎物,而是要成为潜伏在阴影中的……规则层面的猎手。
“深潜”
计划率先启动。
李默亲自坐镇,带领最顶尖的团队,在“希望号”
深处新建的“规则熔炉”
实验室中,开始了与变异符文的深度“沟通”
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