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台上,同时显示着“彼岸”
信号的实时频谱、“基石”
装置的运行状态读数,以及遍布“灯塔”
各处的空间稳定监测器的数据流。
她的工作变成了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分析数据,尝试进入深度冥想状态去捕捉来自那个冰冷世界(她内部称之为“世界-beta”
)的碎片信息,然后将感知到的模糊景象、声音片段与物理数据进行交叉比对,试图拼凑出对方的目的和手段。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
她感觉自己像是一个信号不良的天线,在无尽的噪音中艰难地搜寻着微弱的、有意义的广播。
她“看”
到过“世界-beta”
那庞大装置内部复杂的能量回路,其运行模式带着一种非人的、极致的效率;“听”
到过操作人员之间简洁到冷酷的技术交流,充斥着诸如“相位同步率”
、“维度渗透梯度”
之类的术语;甚至有一次,她短暂地“感受”
到一种被凝视的感觉——仿佛她通过连接窥探对方时,对方也隐约察觉到了她的存在。
这种被反向窥视的感觉让她不寒而栗。
与此同时,对“镜像实验室”
和三名昏迷“镜像体”
的研究取得了突破,却带来了更多谜团。
生物医学团队现,这三名“镜像体”
的大脑活动呈现出一种极其奇特的状态——他们的脑波模式与“灯塔”
这边的对应者存在高度相似性,但在负责自我认知和记忆存储的特定区域,活动信号却异常微弱,仿佛被某种力量抑制或“覆盖”
了。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他们随身物品中现的一种制式数据存储芯片(其技术结构与“灯塔”
使用的截然不同)中,技术团队破译出了一些残缺的日志片段。
日志使用的是某种变体的通用语,语法僵硬,逻辑严密,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里面反复提到几个关键概念:
“……‘同化’协议执行中……目标世界‘pri’稳定性出预期……‘基石’干扰源确认……需优先中和……”
“……‘镜像体’载体适应性良好,但意识同步率低于阈值……‘回响’计划第一阶段受阻……”
“……探测到来自‘pri’的微弱反向扫描……提升信息屏蔽等级……”
“同化”
、“目标世界pri”
、“基石干扰源”
、“回响计划”
、“反向扫描”
……
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图景。
马尔科姆将军的“臆测”
论不攻自破,证据指向了一个冰冷的事实——“世界-beta”
确实在有计划、有步骤地试图渗透甚至“同化”
他们所在的世界(被对方称为“pri”
)!
而“基石”
装置,似乎是阻碍他们计划的关键。
“回响计划”
显然就是指利用“镜像体”
进行渗透的行动,只是目前因为意识同步问题而受阻。
而“反向扫描”
,极有可能指的就是林梅的感知!
这份破译的报告被列为最高机密,仅在最小范围内传阅。
看完报告后,陈凯在指挥部里沉默了许久,他站在巨大的“灯塔”
结构图前,目光久久凝视着位于核心的“基石”
标志。
“他们知道‘基石’是关键。”
他最终开口,声音低沉,“如果他们无法通过‘镜向体’渗透,那么下一步……”
“……就是直接攻击‘基石’。”
林梅接上了他的话,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
就在这时,刺耳的警报再次响起!
这一次,不再是全域警报,而是针对“基石”
大厅及其周边区域的特级安全警报!
主屏幕上,“基石”
大厅的实时监控画面出现剧烈的波动。
那悬浮于大厅中央、由无数能量导管汇聚而成的巨大环状结构——“基石”
本体,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出不祥的嗡鸣。
环绕其运行的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