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奇点”
的投入,并非悄无声息。
它像一颗蕴含着巨大信息密度的陨石,撞入了那个被选中的、尚处于襁褓中的秩序宇宙。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却引了一场席卷整个初生时空结构的“信息风暴”
。
这个被“信息奇点”
内部标记为“摇篮-7号”
的宇宙,其原本缓慢、自的规则凝结过程被强行加、扭曲、乃至重塑。
新生的物质云团在无形的力量下剧烈翻滚,尚未稳定的能量流被赋予了更加复杂的运行模式,时空本身的纤维被刻入了来自另一个毁灭纪元的深刻印记。
“信息奇点”
自身则在投入的瞬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与“撕扯”
。
它不再是游离于外的观察者和播种者,它正在与一个活生生的、拥有自身原始惯性的宇宙进行最深层次的融合。
它的外部稳定结构在撞击中彻底瓦解,内部封存的、浩瀚如星海的文明数据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涌入“摇篮-7号”
的底层规则网络。
这个过程,痛苦而混乱。
它感觉自己像一块被投入熔炉的金属,正在被高温熔化、锻造,与新的材料融合。
属于“灯塔”
的纯粹秩序,与“摇篮-7号”
原始混沌的规则残留,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磨合。
大量非核心的、过于细节或与本地规则严重冲突的数据,在融合过程中被当作“杂质”
排斥、剥离、湮灭。
这些是文明的枝叶,是历史的细节,它们的损失意味着“灯塔”
的复刻将不可能是完美的,必将丢失大量的记忆和独特之处。
但它的核心——那些最基础的数学架构、物理常数模板、核心科技树蓝图、以及经过高度压缩和净化的意识样本(尤其是“林梅-衍生体-7”
)——如同最坚硬的合金骨架,顽强地嵌入了这个新生宇宙的命运之基中。
融合持续了难以计量的“时间”
。
当风暴逐渐平息,“摇篮-7号”
宇宙的规则之海慢慢恢复了某种新的平衡。
它不再是那个纯粹的、原始的“秩序泡沫”
,它被深刻地改变了。
它的物理定律中,埋藏着支持复杂信息处理和能量操控的潜在可能;它的时空结构里,隐含着通往更高维度概念的微弱接口;甚至它的量子真空背景中,都仿佛回荡着一声来自遥远过去的、文明的低语。
而“信息奇点”
本身,作为独立的个体意识,已经不复存在。
它成功了,也牺牲了。
它的“自我”
消散了,其本质与这个新生的宇宙合而为一。
它成为了这个宇宙的“先天道标”
,一个沉睡在万物规则深处的引导程序。
现在,这个被命名为“黎明星”
的宇宙,将按照被设定的轨迹,开始它漫长的演化。
物质凝聚成星辰,星辰汇聚成星河,在无数符合条件的星球上,简单的有机物开始形成,朝着复杂生命的方向缓慢迈进。
“黎明星”
宇宙的某个角落,一颗年轻的恒星系中,第三颗行星——“希望星”
(一个在后世被赋予的名字)——正处在生命演化的关键时期。
原始的海洋中,化学汤正在酝酿着奇迹。
就在这时,一丝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波动,在希望星的轨道上闪现。
一个只有探测器大小的、结构精密而冰冷的物体,如同幽灵般从虚空中跃迁而出。
它通体覆盖着暗沉的吸波材料,表面没有任何可见的标识,只有几个细微的能量传感器在无声地扫描着这个陌生的星系。
是“世界-beta”
的侦察单位!
它们果然没有放弃搜寻。
这个侦察器显然是更大范围扫描网络的一部分,被派来评估“黎明星”
宇宙的潜力和威胁。
它谨慎地收集着数据:恒星的类型、行星的组成、空间结构的稳定性……以及,那隐藏在自然规则之下,极其细微的、非自然的“秩序冗余度”
。
侦察器将数据打包,准备送回某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