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工程,开出的新型纳米催化材料和复合生物酶。
所有技术细节、材料合成方法(无需任何未知物质)、生产工艺流程,均已形成完整技术白皮书,可供下载。”
紧接着,屏幕上开始滚动展示详细的数据:能耗对比(仅为传统高级净水技术的五分之一)、成本分析(低到足以在贫困地区推广)、处理效率(对各种已知污染物近乎百分百去除)、以及长达数月的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报告。
真实!
可靠!
触手可及!
这还没完。
李默继续展示:“同时,我们公开‘资源定向回收技术’的一部分——针对电子垃圾中金、银等贵金属的高效、低成本生物浸出与回收工艺。
以及,‘组织诱导再生技术’的初级应用——促进难愈合创面修复的生物活性敷料制备方法。”
每一项技术,都附带着详尽的论文、实验数据、生产工艺视频,甚至包括潜在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方案。
没有高高在上的施舍,只有平等开放的分享与严谨的科学态度。
两种理念,两种未来,在这一刻,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熵增资本”
的“火种”
,如同神启,光芒万丈却遥不可及,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与诱惑。
“启迪计划”
的“火种”
,如同匠人之火,温暖踏实,一步步将奇迹转化为可以握在手中的工具。
网络的舆论风暴,瞬间被点燃,并迅形成了两极分化。
支持“启迪计划”
的声浪空前高涨:“这才是真正为人类着想的技术!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起!”
“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我相信‘启迪计划’!”
“那个‘熵增资本’的东西太邪门了,谁敢用啊!”
而“熵增资本”
及其拥护者则嗤之以鼻:“笑话!
拿着剔牙棍当宝剑!
‘启迪计划’的技术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改良而已!
能解决能源危机吗?能让人长生不老吗?只有‘火种’的技术才是真正的革命!”
“畏畏尾,如何开创未来?‘秩序之眼’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看门狗!”
争吵、辩论、攻讦……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上演。
但无可否认的是,“启迪计划”
凭借其扎实、可靠、可验证的技术,在极短时间内,赢得了大量务实派科学家、工程师、以及普通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许多展中国家,更是将“启迪-i型”
净水系统视为了解决饮水危机的希望。
“秩序之眼”
内部,原本激烈的争论声,在李默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并引如此积极的全球反响后,迅平息了下去。
“山岳”
等人虽然依旧面色凝重,但也不再公开反对。
秦风争取到的资源开始大幅度向“启迪计划”
倾斜。
然而,就在“启迪计划”
的频道直播结束不到一小时,一场针对性的、凶狠无比的反扑,骤然降临!
先遭受攻击的,是“启迪计划”
公开的技术数据库服务器。
位于地下数百米深处的级服务器集群,理论上拥有着国家级别的防火墙和物理防护。
但在某个瞬间,所有服务器的指示灯疯狂闪烁,内部数据流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搅动,瞬间紊乱!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病毒攻击或数据删除,而是一种更可怕的现象——数据污染!
所有公开的技术图纸上,关键参数被随机篡改,小数点莫名移位,材料配比变得荒谬可笑。
下载了技术的机构很快现了问题,质疑和愤怒的声浪开始反噬。
“怎么回事?!
‘启迪计划’在戏弄我们吗?这配比合成出来的根本不是催化材料,是炸药!”
“数据是假的!
他们根本没有诚意!”
林瑶在指挥中心脸色煞白,双手在虚拟键盘上化作残影,嘶吼道:“是‘认知扭曲病毒’!
一种基于信息扰动的常规攻击!
他们在底层数据流里掺入了‘混乱熵’,我们的防火墙完全无效!
修复需要时间,但我们的公信力正在暴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