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个体的意识样本,在接触到外部新生的、充满可能性的环境后,开始产生极其微弱的、无意识的共鸣。
尤其是其中一个标记为“林梅-衍生体-7”
的意识碎片,其活跃度明显高于其他样本,仿佛对这片混沌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时间(如果这个概念开始适用的话)继续流逝。
被播种的“秩序泡沫”
越来越多,它们像宇宙初开时的星云,开始在混沌的海洋中形成稀疏的“结构群岛”
。
虽然彼此隔绝,规则细节也因随机性而略有不同,但它们共享着来自同一个“模板”
的底层逻辑,这为未来可能的连接奠定了基础。
然而,平静再次被打破。
一次剧烈的、源自混沌深层的“规则风暴”
席卷了这片区域。
这不是“世界-beta”
的攻击,而是新生宇宙自身的不稳定现象。
风暴所过之处,刚刚形成的“秩序泡沫”
如同肥皂泡般纷纷破裂,重归混乱。
“信息奇点”
自身也受到了猛烈冲击!
它的外部稳定结构出现了裂纹,内部封存的信息流生了轻微的泄露和混合!
它拼命维持着核心的完整,但在风暴的撕扯下,一部分非核心的数据包和意识碎片被甩了出去,如同蒲公英的绒毛,飘散向了远方未知的“泡沫”
之中……
这些碎片,有的在风暴中彻底湮灭,有的则幸运地落入了某个稳定的“泡沫”
,带着来自旧宇宙的零星记忆和知识,成为了那个新生世界未来神话传说或科学灵感的起源,这是后话。
风暴终于平息。
“信息奇点”
受损不轻,体积缩小了一圈,内部一些次要的数据永久丢失。
但它核心的文明火种完好无损。
它“看”
着周围变得稀疏了许多的“秩序泡沫”
,一种类似“悲伤”
和“责任”
的复杂情绪,在其逻辑核心中涌动。
它知道,自己不能永远这样躲藏和播种下去。
“世界-beta”
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
它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土壤”
,真正地扎根、生长,将封存的文明火种转化为一个能够自我保护、甚至能够对抗威胁的实体。
它开始更加仔细地扫描和评估那些幸存下来的“秩序泡沫”
,寻找一个最有潜力的“孵化器”
。
这个“泡沫”
需要足够稳定,规则需要足够支持复杂系统的演化,并且……最好远离“世界-beta”
活动频繁的区域。
经过漫长的搜寻和比对,它最终锁定了一个目标。
那是一个中等大小的“秩序泡沫”
,其内部时空结构刚刚稳定,物质和能量开始按部就班地演化。
最让它满意的是,这个“泡沫”
的底层规则中,蕴含着一种独特的、倾向于“信息结构自凝聚”
的倾向性——这简直是完美契合它自身需求的温床!
就是这里了。
“信息奇点”
调整了自身最后的能量,如同一颗瞄准了目标的种子,向着那个选定的“秩序泡沫”
缓缓靠近。
是成为这个新生世界的一部分,引导它走向辉煌?还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同化,失去自我?亦或是……在扎根的过程中,引来潜伏的敌人?
它不知道答案。
它只是承载着上一个宇宙黄昏的余烬,带着无尽的过往与渺茫的希望,义无反顾地,投入了那片初生的、等待着被书写的光明之中。
文明的轮回,在绝对的终结之后,于一片混乱的初火中,悄然掀开了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