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机会在京城重新开张。
当年顾家离京,药缮坊关闭,不知让多少依赖其调理身体的贵人扼腕叹息。
傍晚,顾苏合从外面处理完生意上的事情回来,看到书房里那厚厚一摞拜帖,也不禁咋舌。
“爹,您看看这阵势!儿子今日在外面,也好几拨人打听咱们家的事儿。
真是想不到,您和盼儿丫头离开京城这几年,竟然是这么受欢迎!这要是重开药缮坊,门槛怕是要被踏破了。”
顾四彦抬起眼,看了看一脸兴奋的次子,缓缓摇了摇头,脸色淡然:“受欢迎是好事,说明大家还记得咱们顾家这点微末技艺。
不过,苏合啊,这药缮坊,为父是没打算再开起来了。”
“这个儿子自然知道,咱们在家就商量好了的,不再在京城开医堂,包括药膳坊。”顾书合没有意外,“只是,这真是扬名的大好机会啊!京城多少人家盼着呢!”
顾四彦端起手边的温茶,呷了一口:“盼儿如今有了身孕,母子安康,这是头等大事。
生孩子、坐月子、再到把孩子拉扯到能离手,至少得安安稳稳歇上一年半载。
我怎么能让她在这个时候再去操劳药缮坊的事?”
他放下茶盏,目光透过窗棂,望向庭院中渐沉的夕阳:“再说我,今年都六十有七,快七旬的人了,就跟窗外这残阳,好是好,可快要下山了。
年轻时悬壶济世,奔波劳碌,是本分,也是心愿。
如今年纪大了,只想图个清静安逸。看看书,养养花,含饴弄孙,享受几年天伦之乐,比什么都强。
那些纷扰忙碌,就留给年轻人去吧。
咱们顾家的根基在江南,在京城只愿平平安安,不想再出风头,更何况京城的风头可不是好出的。
不说你的生意还在做,顾家就算是现在什么也不做,两三代人过日子都不用愁。”
顾苏合听着父亲的话,心里隐隐不是滋味。
父亲确实老了。
他明白父亲这是真的放下了名利之心,只愿安度晚年了。
他心中虽觉有些可惜,但更多的,是对父亲这份豁达的理解。
“爹说的是。”顾苏合笑道,“是这个理,咱们家现在也不指望着药缮坊过日子,您和盼儿安心休养最重要。
至于那些拜帖,儿子和大哥会处理好的,不会得罪任何人,您不必烦心。”
顾四彦点点头,两个儿子都是极好的。
暮色渐浓,书房内烛火燃起,映照着一室温馨与宁静。
京城的风起云涌,似乎都与这方小院的安宁隔了一层。
对于顾四彦而言,家人团聚,子孙绕膝,便是最好的晚年光景了。
陈府内,陈知礼白天送了知文和小舅去上任后,又马不停蹄地拜见了李涛李大人,还有户部尚书大人,宫里一早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