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福。”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如肥地里的苗一样,迅速茁壮成长,变得无比诱人。
他甚至开始想象退位之后的生活,不必再日日早朝,想睡到何时就何时。
不必再面对无穷无尽的奏折,稍微想歇歇,只会越积越多。
不必再平衡各方势力,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赏花钓鱼,可以……好好调理一下自己这身疲惫不堪的老骨头。
想到这里,他的思绪很自然地又回到了刚才争论的焦点——陈知礼身上。
“这个陈知礼,倒真是个人才。”
皇帝的目光中流露出欣赏,“李爱卿和周爱卿争得面红耳赤,都非他不可,倒也并非全然出于私心。
此子确有其过人之处。文武双全,精通经济,善断刑狱,更难得的是年纪轻轻,既有锐气又不失沉稳,知进退,懂分寸。”
这样的能臣干吏,正是太子将来所需要的股肱之臣,左膀右臂,且比太子小不了几岁,可以跟在太子后面帮他一生。
“嗯,等他回京的圣旨,就让太子来下吧。”
皇帝很快做了决定,“这也算是给太子登基后的一份厚礼,一份助力。让太子亲自启用他,更能让其感恩戴德,忠心辅佐。”
想着陈知礼,又不免想起他那位医术通神、尤其一手金针渡穴出神入化的岳祖父顾四彦,还有他那个被太子和周尚书啧啧称赞、誉为“天下一绝”的药膳娘子顾氏。
“顾四彦……顾盼儿……”皇帝心动了,身体调好了,他就有可能活到八十岁,甚至更久。
“若是朕退位之后,能在需要时,有这等神医圣手在身边时时调理,再用那堪称一绝的药膳温养着,想必这晚年的日子能舒坦不少,多享几年清福也未可知。”
他这个年纪,又操劳过度,最是注重养生延寿的时候。
江南顾家的医术和药膳之名,他早有耳闻,特别是吴清两人,那样的身体都被调理的如常人一般,实在是厉害。
如今被两位重臣这么一争抢的陈知礼,更是勾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和渴望。
“只是……”皇帝又微微蹙眉,“若是朕下旨召陈知礼回京,他娘子自然随行。
可那顾四彦老先生久居江南,未必愿意离乡背井来到京城。这金针之术和药膳之妙若是分开了,效果岂不是大打折扣?”
他可是指望靠着这两样宝贝好好颐养天年的。
他甚至一瞬间动过去江南微服私访、顺便让顾家老爷子给瞧瞧的念头,但立刻又被自己否决了。
“不行,太子刚即位,朝局即便平稳,也难免有暗流涌动。
朕若远行,太子定然不放心,朕……也无法真正安心。”
作为父亲,他深知权力交接之初的敏感与脆弱,他必须留在京城,至少在最初阶段,要成为太子坚实的后盾,稳住局面。
思前想后,皇帝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决断。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