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陈知礼与父亲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两人又细细查看了庄屋、仓库和佃户的住处,确认一切妥当后,当日便签了契书。
三千六百两银,包括这些庄户,还有里面的农具、房子什么的,实在不算贵,毕竟里面基础设施都比较好,修缮不用再花多少钱。
陈知礼知道自己最多在江南待上六至八年,迟早还是得回京城去,这个庄子也不必跟京城的佳宜庄那样打造。
回城的马车上,陈富强满脸喜色:"这庄子正合适!地好、人好,离城又近。以后家里吃的米粮蔬菜,盼儿要的药材,都能自给自足。
就是一点,实在有些贵,良田旱地加一起不过一百亩。”
陈知礼笑道:“爹喜欢就好。庄上的事您尽管放手去做,银钱上不必操心。
庄子也不能那样算,一百亩良田旱地,那样大的山坡,算起来得多少亩,之前的东家是开药堂的,山上光留下来的药材就还有不少。
而且还有四五十个庄户,这些人就是咱家的了,还有那些宅子,虽然不是太好,回头让高泽他们过来修缮一下就行。”
“儿子说的是,的确不能光算田地。”陈富强拍拍胸脯,“你爹我别的本事没有,种地可是一把好手,现在种药也呱呱叫了。
明年等秋收后,保管让咱家粮仓堆得满满的!”
儿子儿媳妇非得让这个庄子写他的名字,他也答应了。
知礼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以后这些还是他们的。
父子俩说说笑笑回了城。
回城后让高泽带着陈富强,花了一个时辰就办好了契。
陈知礼自己就不好去衙门了。
一进家门,就见半夏、紫苏和吴氏正在后院收拾药圃。盼儿抱着钧儿坐在一旁的草席上,孩子小手抓着一把泥土玩得不亦乐乎。
“回来啦?庄子看得如何?”吴氏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
陈富强眉飞色舞地讲起宜和庄的好处,特别强调了那座药山。
盼儿听得眼睛发亮,连声道:“太好了!等安顿下来,我就去山上看看有什么好药材。”
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厅里喝茶。
陈富强取出庄子的地契递给吴氏:“他娘,俩孩子非让庄子记我的名字,我也随他们了,反正这庄子以后就交给我打理。
你把这地契收好了,三千六百两,可不是小数目!”
吴氏小心翼翼收起了地契。
地契名字不管是相公的还是儿子两口子的,日后都是儿子他们的。
“爹,明日我让小顺子带几个得力的人手跟您一起去庄上熟悉熟悉,看看哪些要修缮的,都在纸上记一下,下半年还有好几个月,足够用了。”
陈富强看着娘子接过地契,感慨道:“想不到我陈富强到了这个年纪,还能在京城和江南置办产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