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要斩草除根以儆效尤。
但人心易变。待风波平息,夜深人静之时,皇帝是否会想起那个被自己赐死的亲弟弟?是否会想起那个同样野心勃勃、最终被圈禁的二皇子?
当他看到依旧活跃在京城、甚至因此案权势更盛的自己——
心中是否会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膈应或忌惮?
前世皇帝是十年后将皇位传给太子的,虽然二皇子也是一样的结局,但齐王却避过了死局…
而且前世自己一开始是在翰林院上职,做这些事的却是刘大人。
总的来说,他们还是有福气的,皇帝和太子都是明辨是非的君王。
但自己这两年不知不觉就连破大案,风头过盛,这不是好事。
更何况,他这功劳,是踏着皇帝亲兄弟的尸骨得来的!
皇帝现在感激他,倚重他,但这份感激和倚重能持续多久?
与其在京城这权力旋涡的中心,时刻提防暗箭,承受可能来自最高处的微妙压力,不如……急流勇退。
用这份泼天的功劳,换一个外放江南富庶之地的实缺,品级或许不如京官显赫,但胜在安稳、自在。
他有前世的记忆,破案缉凶几乎是本能,在地方上积累政绩并非难事。
更重要的是,可以远离京城的是非之地,兑现对盼儿的承诺,陪她看江南烟雨,侍奉日渐年迈的祖父,陪陪双方的父母,安稳地将孩子养大,过几年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等到齐王案的阴影彻底消散,等到新君继位,或者等皇帝彻底释怀,再考虑是否回京,亦为时不晚。
“避其锋芒,韬光养晦……”陈知礼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并非退缩,而是以退为进的生存之道,是为了更长远的守护。
御书房。
皇帝赵珩同样没有安寝。
龙案上堆着大理寺和都察院呈上的最新审讯进展,以及一份长长的涉案人员名录。
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和触目惊心的罪行,他的脸色阴沉如水。
半个月,仅仅半个月!
陈知礼和李涛就如同两把最锋利的箭,硬生生将齐王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网戳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其效率之高,手段之准,令人心惊!
“若非陈知礼……”皇帝放下名录,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心中涌起一阵后怕,随即是浓烈的庆幸与感激。
他完全没想到,自己这个看似温润如玉、年纪轻轻的臣子,竟然能破获如此惊天大案!
若非他洞悉矿场秘密,若非他能在绝境中保全人证、收集铁证,若非他一路冲破截杀、直指核心,甚至挖出了那件致命的龙袍……
齐王赵弘的阴谋恐怕还在黑暗中滋长!
那些源源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