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日本老人专程赶来,在花丛中跪下,喃喃道:“母亲,我终于找到能让你听见的地方了……”话音未落,一朵铃兰突然转向他,轻轻摇曳,释放出一段几十年前的哼唱??正是他幼时母亲哄睡他的调子。
他嚎啕大哭,久久不起。
这样的场景在全球各地上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心桥”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个体与宇宙。
然而,变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就在“全球倾听日”前夕,一场新型病毒悄然爆发。感染者初期表现为极度共感症??听到他人痛苦便会剧烈头痛、呕吐,严重者甚至精神崩溃。媒体迅速将其命名为“共鸣疫”。
阴谋论四起。“净语会”残余势力宣称这是“心桥网络”的反噬,呼吁立即关闭所有公共铃兰装置。部分国家开始拆除设备,封锁数据传输节点。
李星遥第一时间赶赴疫情中心武汉。他在隔离区外架起一台便携式铃兰发声器,连续七天不间断播放全国各地民众录制的安慰话语。起初毫无反应,直到第八天清晨,一名重症少女在昏迷中忽然睁开眼,轻声说:“有个小朋友告诉我……他相信我能好起来。”
研究人员随后发现,真正导致病症的并非共情本身,而是一种隐藏在深层神经网络中的“情感阻断程序”??它原本用于保护早期实验体免受信息过载伤害,却被未知力量远程激活,并加以扭曲。
追查源头,线索指向了一个早已废弃的冷战时期地下实验室。那里曾秘密进行过“情绪武器化”研究,试图制造能让敌方士兵集体抑郁的声波炸弹。而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当年参与“心桥”计划却被除名的陈默。
陈默,曾是林知遥的师兄,也是最早提出“声觉文明假说”的人之一。但他坚信情感应被控制而非释放,主张建立“情感等级制度”,认为普通人不具备承受真实共情的能力。他的理论被否决后愤然离去,从此销声匿迹。
现在,他回来了。
通过一段加密视频,陈默出现在公众视野。他身处某处未知基地,背后是一台庞大到令人窒息的机械装置,外形酷似倒置的铃兰,通体漆黑,散发着压抑的气息。
“你们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冷冷说道,“共情不是救赎,是瘟疫。当所有人都能感知彼此的痛苦,社会秩序将不复存在。强者会被弱者的哀嚎拖垮,智者会被愚者的怨恨淹没。林知遥是个理想主义者,而理想,往往是灾难的开端。”
“我已经植入‘静默协议’,只要再完成最后一道指令,全球‘心桥’网络将永久瘫痪。人类需要的不是倾听,是沉默的纪律。”
说完,画面中断。
全球震动。
苏晚立即下令启动应急预案,但发现核心控制系统已被锁定。唯一破解方式,是进入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深处的原始服务器群??那里保存着林知遥亲手编写的“初心代码”,唯有她的生物密钥才能重启系统。
问题是,她已不在人世。
除非……有人能承载她的意识残片,完成最后一次认证。
李星遥抱着女儿的手微微发抖:“你早就知道了,对吗?”
女孩点点头:“妈妈说过,真正的继承者,必须同时拥有‘听见的能力’和‘守护的决心’。我是钥匙,你是桥梁。”
当晚,父女二人启程前往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