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景象,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
一个鱼肉百姓的暴君,会去费心费力地清剿匪患,维持治安吗?
这不合逻辑。
他有一种感觉,事情,似乎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他压下心中的疑惑,决定等一等。
他在等最关键的一份情报。
来自州府衙门档案库里的,最核心的数据。
两天后。
负责渗透州府的第一组组长,一个外号叫“狸猫”的百骑司顶尖密探,在深夜,脸色苍白地回到了驿馆。
他成功了。
他买通了一名看管档案库的老吏,趁着夜色,潜入进去,抄录了最关键的几份户籍与刑案的汇总文书。
“统领,您看!”
“狸猫”将一张写满了蝇头小字的薄纸,颤抖着递给了李君羡。
李君羡接过纸,凑到烛火下,仔细地看了起来。
只看了一眼,他的瞳孔,就猛地一缩。
纸上,是齐州最近三个月的刑案记录。
——杀人案,零。
——抢劫案,零。
——盗窃案,三起,皆是小偷小摸,且已全部破案。
——失踪人口,零。
在文书的末尾,还有一行用红笔标注的总结。
“贞观七年,春,齐州全境治安水平,冠绝帝国三十六州府,创有史以来最低刑案记录。”
李君羡拿着那张薄薄的纸,手,竟然有些发抖。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反复看了三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任何一个字。
这怎么可能?!
一个地方的治安,是当地民生最直接的体现。
民怨沸腾,流离失所,必然导致盗匪四起,罪案频发。
反之,只有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才可能出现路不拾遗的盛景。
这是他从事密探工作十几年,总结出来的铁律!
可是在齐州,这个铁律,被打破了。
一边是民怨冲天,恨不得生食其肉的暴政。
一边是堪比上古尧舜之治的,匪夷所思的“零犯罪率”。
矛盾!
无法解释的矛盾!
李君羡感觉自己的脑子,就像一团被搅乱的浆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