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随即李安民亲自送走了戴维少校一行。
在送走这群英国人和印度人后,李安民的心情还可以。
虽然英国人对华人有些限制,但也不是太过分。
而且唐人街的范围也比之前大了一些。
他大致算了一下,按照英国人现在划分的唐人街范围,大约是长4公里、宽1公里的区域。
这么大的面积,好好规划一下,是能容纳一二十万人、甚至更多的人口。
而仰光华人最多时候也没这么多人。
“李委员,梁经理来了。”
梁经理就是梁友国的三哥,叫梁友福。
在缅甸华人中,梁家的影响力并不小。
两人的父亲梁刚,早年靠跟英国人办银厂发家,后来支持国内革命,在民国初期还一度负责过果党在缅甸的党务。
虽说到了最近十几年,影响力有所下降,但也当过缅甸华侨协会会长。
梁家的基本盘就在腊戍,毕竟之前在腊戍南渡开的银厂。
只是后来日本人来了,这银厂也开不下去了,再后来就被日本人抢了。
如今南渡的银厂等都被志愿队接管,考虑到梁家的影响力以及梁友国也在志愿队担任高层,就从其它地方弥补了梁家。
即便如此,梁家地位也不如从前。
借着南华联合会和志愿队的快速发展,一些华人家族也快速崛起,削弱了以梁家为代表的传统缅甸华人代表的影响力。
要知道在抗战爆发后,缅甸各种华人团体多的是,相互都不服。
但随着日军入侵,缅甸华人内迁,尤其是大部分有影响力的迁回国内,也让那些多如牛毛的华人团体瞬间解散。
而南华联合会和志愿队崛起后,瞬间整合了缅甸华人的力量,形成了军政商为一体的新势力。
“梁经理,你怎么来了?这是有什么事?”看着眼前三十多岁的梁友福,李安民有些好奇。
“李委员,你们不是在找分会的驻地,我知道有个好地方比较适合。”
“什么地方?”
“就是以前的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我记得不是被毁了吗?”
“是被毁了,但主体结构还在,重新修一下,还是可以用的。
而且这里地方大,如今也荒废着,不如拿来作为南华联合会仰光办事处。”
“这事合适吗?毕竟也是广东同胞建的会馆。”李安民有些担心。
缅甸的华人,早期其实以福建人和广东人为主,只是最近几十年云南人才多了起来。
毕竟云南隔得近,人也多。
到了民国时期,又多了一些四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