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李航自然敢说。
但他说的是一些比较细的事情,因为大战略上,他就算是提更多,也不见得能改变。
与其那样,不如在细节上说一些有用的。
例如英国反对美中军队参与收复缅甸全境,那就把底线设为共同收复中印路、滇缅路。
对于滇缅路,可以把最南端限制到曼德勒,不再往南。
这样英国人想来能接受。
还有多要一些援助,确定中缅边境等问题。
若是担心英国不同意,可以提出让英国从暹罗身上要些好处。
比如把马来亚的北部边境朝着北面延伸数十、一百公里,想来英国人会很感兴趣。
毕竟暹罗是轴心国,接受惩罚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李航没说,这或许会让英美关系变僵,但这是李航正想看到的。
还有保障南洋华人平等的政治经济地位,不管英美答不答应,但也需要提。
说到后面,会议室的其他人也发现了在窃窃私语的三人。
本来争的面红耳赤的众人,也都下意识停了下来,开始听李航的建议。
他们不见得真的会采纳,但却可以找到一些可以用的建议。
不少觉得李航有些不知分寸,也有人觉得李航的思路虽然刁钻,但却是有些道理。
总之就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后面几天的会议上,中方还真有人提了一部分李航的建议,分别得到了英美两边的支持。
对于暹罗,英国对马来亚北边的领土感兴趣,而美国比较支持暹罗民主化。
其它方面也是如此。
这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帮中方增加一些主动权。
虽然不多,但却是让中方多争取到了一些利益。
例如在收复缅甸上。
中方跟着美方一起表示三国一起收复缅甸。
英国肯定没答应。
最终扯皮后,还是回到了滇缅路。
中印路基本没被日军占领,自然不需要收复。
滇缅路这边也截止到曼德勒,再南端却是不行。
这其实就是突破,只是美英中三国此时都没意识到问题。
那就是在二战结束后,缅甸就宣布独立了。
虽说正式独立是几年后,但这个时候去安插个钉子是很有必要的。
李航现在其实就是在给志愿队划分势力范围。
西起伊洛瓦底江、北至密支那(甚至更北)、南抵曼德勒、东至萨尔温江(或者整个掸邦),有这样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