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嘴,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沉静。
“将军收拢降卒,赈济百姓,收拢的是民心。此乃阳谋,堂堂正正,无人能破。”
赵云听了,心中暗自点头,这书生还算有点见识。
可李居的下一句话,却让在场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
“但将军此举,真正得罪的,并非那些流寇盗匪。”
“而是冀州根深蒂固的世家豪强!”
“将军断了他们趁火打劫、兼并土地、收拢流民为奴仆的根!”
“这等于是在挖他们的祖坟,断他们的传承!”
李居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直视刘景。
“他们视将军为眼中钉,肉中刺!”
“将军此去洛阳,表面是封赏,实则是刀山火海!那些世家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必会用尽一切手段,将将军置于死地!”
一番话,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赵云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后背都冒出了冷汗。
他原以为这只是个走投无路的穷酸书生,没想到此人见识竟如此犀利,一语道破了此行最凶险的关隘!
他再看向李居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警惕,转为了一抹深深的敬佩。
刘景的心中,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此人的见识,这份洞察力,竟然不在贾诩之下!
他迅速在脑海中搜索着后世三国所有知名的谋士、名士。
姓李的不少,李儒、李肃……但绝没有一个叫李居的!
这让他对李居的来历,产生了更深的怀疑与好奇。
此人……究竟是谁?
也有可能是未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汉末时期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此人也有可能就是堪比贾诩的璞玉。
刘景的脸上不动声色,只是淡淡道:
“先生所言,确有几分道理。”
接下来的路程,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队伍一路南行,凡是车驾所过之处,听闻是常山太守刘景的队伍,沿途的百姓竟无不夹道相迎。
那一张张质朴而感恩的脸,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呼喊,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李居骑在马上,默默地看着这一切。
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的震撼,再到此刻的沉思。
他亲眼见证了,刘景这两个字,在冀州百姓心中,究竟有多么恐怖的声望!
又一处村落被甩在身后,李居策马赶上,与刘景并行。
他看着前方被夕阳染红的道路,看似随意地问道:
“将军得万民拥戴,心中作何感想?”
这是一个很刁钻的问题。
若说得意,则显得器量狭小。
若说惶恐,又显得虚伪做作。
刘景目光深邃,眺望着远方连绵的山脉,声音沉稳而有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视他们为己出,他们便视我为依靠。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李居闻言,身体几不可查地一震,久久没有说话。
十数日后。
一座雄伟巨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洛阳!
大汉王朝的权力中心,天下风云的汇聚之地!
就在车队准备进城之时。
一直沉默的李居,突然开口了。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决断。
“将军。”
“入城之后,可否让在下继续跟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