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让郭嘉和贾诩眼中都闪过一抹欣赏。
不急于下结论,先摸清人物背景,这是谋士的基本功,但很多人都做不到。
刘景赞许地点了点头。
“丁原,出身寒门,为人粗略,有小勇,然志大才疏。”
“张扬,并州武人,为人务实,颇有武勇,也懂进退。”
寥寥数语,人物形象已跃然纸上。
鲁肃心中有了底。
他抬起头,目光清亮,沉声分析道。
“丁原此人,野心与实力不配,其降,非是真心。”
“他见大将军天威席卷关中,董卓覆灭,心中畏惧,故而上表,不过是权宜之计。”
“一旦局势有变,此人必生反复之心。”
“而张扬此人,审时度势,其降,乃是真心归附。”
“他看清了天下大势,知道唯有依附大将军,方是正途。
此人可用。”
鞭辟入里!
荀攸和钟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叹。
他们也是顶级智者,自然也看得出这层,但鲁肃初来乍到,仅凭几句话就能分析得如此透彻,足见其洞察力之强。
刘景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追问道。
“那依子敬之见,该如何处置此二人?”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在鲁肃身上。
只见鲁肃不假思索,朗声说道。
“对丁原,当行明升暗降之策!”
“明升暗降?”
刘景饶有兴致地重复了一遍。
“不错!”
鲁肃站起身,踱了两步,思路清晰地阐述道。
“可下诏,征召丁原入朝,加封其为光禄大夫,赐爵亭侯。”
“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尊贵无比。
亭侯,更是光耀门楣的荣耀。”
“丁原出身寒门,毕生所求,不过功名利禄。
大将军给他如此天大的体面,他岂有不从之理?”
“只要他离开并州,进入洛阳,便是有爪无牙的老虎,再无威胁。”
“如此一来,兵不血刃,便可夺其兵权,安稳并州南部。”
此策一出,贾诩的眼睛瞬间亮了。
他忍不住抚掌赞道:“妙!
实在是妙!”
“以虚名换实权,既全了丁原的颜面,又解了并州的隐患,此乃上策!”
郭嘉也轻摇羽扇,点头道:“子敬此策,抓住了丁原的命门,高明。”
而对于张扬,鲁肃接着说道。
“对张扬,当行施恩安抚之策!”
“此人既然真心归附,大将军便该展现气度。”
“可下令,命其继续担任上党太守,并加以金银赏赐,再派遣得力吏员,前去辅助其治理上党。”
“如此,张扬必将感恩戴德,死心塌地为大将军镇守上党,以为臂助!”
一拉一打,一虚一实。
两套策略,环环相扣,将并州局势安排得明明白白。
整个正堂之内,一片安静。
荀攸和钟繇看向鲁肃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审视,变成了彻底的敬佩。
此人之才,不在我等之下!
“哈哈哈哈哈哈!”
刘景终于忍不住,爆出畅快至极的大笑。
他猛地一拍大腿,从主位上站起,快步走到鲁肃面前。
“好!
太好了!”
他一把抓住鲁肃的手臂,眼神灼灼。
“就依子敬之策!”
他转头高声喝道:“来人!
立刻拟旨!”
命令下达,刘景又回过头,目光炙热地看着鲁肃。
“子敬之才,胜过十万大军!”
“我得子敬,如高祖得张良!”
“子敬,可愿为我之子房?”
这句“我之子房”
,如同惊雷,在鲁肃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苦苦寻觅明主,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一展胸中抱负,安社稷,济万民吗?
而眼前之人,不仅给了他最高的礼遇,更给了他毫无保留的信任!
士为知己者死!
鲁肃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虎目含泪。
他猛地撩起衣袍,对着刘景推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