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皆听从大将军号令!”
其他人也如梦初醒,纷纷附和。
“我等遵命!”
刘景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王司徒。”
“臣在。”
“带我去见陛下吧。”
在王允的引领下,刘景穿过杂草丛生的宫道,来到一座偏僻而残破的宫殿。
殿门前,几个面黄肌瘦的小黄门,惊恐地跪伏在地。
刘景推门而入。
殿内光线昏暗,一个瘦弱的少年蜷缩在角落的龙床上,身上盖着一床破旧的被子。
他听到动静,惊恐地抬起头,露出一张满是惶恐和不安的脸。
正是当今天子,汉献帝刘协。
看着眼前这个少年,看着他眼中那与年龄不符的恐惧与麻木,刘景的心中,生出一股难言的怜悯。
这哪里是天子,分明就是一个被吓破了胆的可怜孩子。
跟在后面的几个老臣,见刘景直视天子,竟不行跪拜大礼,脸上都露出不忿之色。
但接触到刘景身后高顺那冰冷的眼神,他们又把话咽了回去。
刘景并未理会那些人的表情。
他缓步上前,在离龙床三步远的地方停下。
他没有下跪,只是以皇侄的身份,深深一揖。
“皇侄刘景,参见陛下。”
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
刘协瑟缩了一下,怯生生地看着他。
“陛下受惊了。”
刘景直起身,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
“董贼已死,从今日起,有臣在,无人再敢欺辱陛下。”
他回头对亲卫吩咐。
“去,为陛下准备干净的衣物和热食。”
“喏!”
温暖的话语,干净的食物,这是刘协在董卓的阴影下,许久未曾感受过的善意。
他看着眼前这个高大俊朗的皇侄,鼻头一酸,竟忍不住小声抽泣起来。
刘景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安抚了天子,他转身面对王允等人,神情恢复了之前的果决。
“郿坞目前,民生凋敝,非帝王之都。”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准备准备,三日之后,返回长安。”
“待到安抚好关中各事宜,我将护送陛下与百官,还于旧都洛阳,重整朝纲!”
还都洛阳!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紧接着,刘景的第二道命令出。
“传我将令!”
“开嵋坞、长安所有董氏粮仓,在司隶各县设立粥棚,赈济流民!”
“凡我大军所至,必使百姓有饭吃!”
这道命令,如同一阵春风,迅传遍了整个关中。
短暂的沉寂后,无数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的百姓,爆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刘大将军万岁!”
“苍天有眼啊!”
一时间,刘景的声望,在关中之地,达到了顶峰。
王允等一众官员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以为刘景会效仿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割据关中。
没想到,他竟要还都洛阳,还将到手的粮食分给百姓。
这人,到底想干什么?
夜色渐深。
刘景站在太师府的最高处,俯瞰着灯火零星的长安城。
郭嘉和贾诩站在他的身后。
“主公,王允那些人,怕是以为主公要当第二个董卓了。”
贾诩轻声说道。
刘景的目光,望向远处那座幽暗的宫殿,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对身后的两人说了一句话。
那句话,让郭嘉和贾诩同时瞳孔一缩。
“奉孝,文和。”
“主公。”
“这位陛下,当不得天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