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德阳殿。
这座曾经被董卓的淫威所笼罩的宫殿,如今已恢复了它应有的庄严肃穆。
虽然百官已被董卓迁到了长安,但该走的形式还是不能少。
殿内,何太后高坐于唯一幸存的凤座之上,神情复杂。
她的身侧,刘景一身玄甲,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平静地扫过阶下众人。
高顺、张飞、吕布等一众战将,甲胄在身,昂挺胸,静立殿中。
郭嘉、贾诩文臣谋士,则站在另一侧,神色肃然。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刘景身上,带着炙热的崇敬与期待。
他们攻克了洛阳,驱逐了董卓,立下了不世之功。
现在,是论功行赏的时刻。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通报。
“卢植、皇甫嵩,联袂求见!”
话音落下,殿内众人神色各异。
这两位,可是大汉最后的宿将,名满天下,德高望重。
他们此刻前来,意欲何为?
刘景嘴角微微上扬,心中了然。
“宣。”
很快,两位头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将军,身着朝服,步履稳健地走了进来。
他们先是对着何太后躬身一拜。
“臣,卢植(皇甫嵩),拜见太后。”
随后,两人齐齐转向刘景,竟是行了一个标准至极的军中大礼。
“末将,参见车骑将军!”
这一拜,让满堂武将都为之动容。
卢植与皇甫嵩是什么身份?他们是成名数十年的沙场老将,是曾经的帝国屏障。
如今,他们却对年轻的刘景行此大礼,这其中蕴含的意义,非同小可。
刘景坦然受了这一礼,随即快步上前,亲自扶起二人。
“二位将军乃国之栋梁,何须如此多礼。”
卢植站直身子,看着刘景,老眼中满是感慨与激赏。
“将军收复京师,保全宗庙,护卫太后,此乃天大的功绩!”
“我等老朽,只能在旁摇旗呐喊,心中有愧啊!”
皇甫嵩也接口道,声音洪亮。
“是啊!
想我二人,也曾与董贼交手,却屡屡受制。
未曾想将军一出手,便雷霆万钧,将董贼逐出京畿!”
“此等功勋,彪炳史册!”
刘景心中明镜一般。
这两人是聪明人,他们看清了天下大势。
与其被时代淘汰,不如主动投靠,成为新秩序的缔造者之一。
他们的归心,比攻下十座城池都更有价值。
它代表着旧有军事体系,对自己的彻底认可。
刘景正要开口谦逊几句,卢植却猛地再次向何太后跪倒。
“太后!
臣有本奏!”
何太后看着下方这位三朝元老,柔声说道:“卢太傅请讲。”
卢植抬起头,声如洪钟。
“自大将军何进身故,大将军之位一直空悬,致使国无干城,董贼趁虚而入,酿成滔天大祸!”
“如今,车骑将军刘景,内安朝堂,外逐强敌,功高盖世,威震寰宇!”
“臣恳请太后,即刻下旨,进车骑将军刘景为大将军,总领天下兵马,以定国安邦!”
皇甫嵩也立刻跪下,高声附和。
“臣,附议!
非大将军之位,不足以彰明远公之功!
非明远公,无人可当大将军之位!”
轰!
此言一出,整个德阳殿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大将军!
那可是汉室武官的最高职位,真正的位极人臣!
高顺、张飞等人,脸上瞬间涌出狂喜之色。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神色激动,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报!
!”
“大捷!
北疆大捷!”
传令兵跪在地上,因为太过兴奋,声音都有些变调。
“军师戏忠、关羽将军、张辽将军于并州北方,合力设伏,大破南下劫掠的南匈奴!”
“斩敌三千余,俘获牛羊马匹无数!
匈奴仓皇北窜,数年之内,再不敢南下!”
这个消息,如同一瓢滚油,浇入了本就沸腾的烈火之中。
卢植听完,激动得老脸通红,他指着刘景,对殿上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