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二年,冬季(185年12月)
草原的冬季的风,刮在人脸上生疼。
但对于此刻的东部鲜卑素利部落而言,这风却带着一股甜味。
一支望不到头的队伍,正从南方的雁门关方向,缓缓向部落的聚居地移动。
走在最前面的,是骑着高头大马,身披汉军制式皮甲的素利。
在他身后,是一万五千多名重获自由的鲜卑俘虏。
他们曾经是和连麾下最精锐的战士,如今却像一群迷途的羔羊,眼中带着茫然、感激,还有对素利深深的敬畏。
队伍的中央,是数百辆装得冒尖的大车。
车上是堆积如山的麻袋,里面装着金黄的小米和麦子。
还有一捆捆码放整齐的布匹,厚实得足以抵御草原最严酷的寒冬。
当这支队伍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整个素利部落都沸腾了!
留守的族人冲出帐篷,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领!
领回来了!”
“天神呐!
那些是……是咱们的族人吗?”
“看那些大车!
是粮食!
是布匹!
我们有救了!”
哭喊声、欢呼声,汇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冲上云霄。
老人颤抖着跪倒在地,朝着队伍的方向不停叩拜。
妇人们抱着孩子,喜极而泣。
孩子们则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盯着那些从未见过的大车,使劲地嗅着空气中飘来的粮食香气。
当素利翻身下马,当第一袋粮食被打开,金黄的米粒倾泻而出时,狂欢达到了顶点。
族人们疯了一样涌上前,他们抓起粮食,放在嘴里咀嚼,感受着那份最质朴的踏实感。
他们抚摸着厚实的布匹,仿佛已经感受到了冬日的温暖。
素利,在这一刻,被他的族人奉若神明!
他不再是那个弱小的部落领,而是能带来食物与希望的救世主!
……
消息,比最快的骏马跑得还要快。
“听说了吗?东边的素利,从汉人那里带回了一万五千个勇士!”
“不止!
还有几百车粮食和布匹!
堆得像山一样高!”
“跟着素利有饭吃!”
这句话,如同草原上最可怕的瘟疫,迅传遍了中部鲜卑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那些在寒风中忍饥挨饿的牧民和士兵来说,这简直是致命的诱惑。
魁头和骞曼的部落,人心开始浮动。
许多中小部落的领,更是连夜派出心腹,带着礼物,悄悄地前往东方,去拜见那位新晋的“粮食大亨”
。
“废物!
饭桶!”
魁头的王帐内,他一脚踹翻了面前的火盆,滚烫的炭火撒了一地。
他对面,骞曼的脸色也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那个素利,不过是汉人养的一条狗!
他凭什么!”
骞曼咬牙切齿,眼中满是嫉妒的怒火。
“不能再等了!”
“再等下去,我们的人都要跑光了!”
魁头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他知道骞曼说的是事实。
这几天,他部落里逃亡的士兵越来越多。
“传我命令!”
魁头眼中闪过一抹狠厉。
“集结所有能动的勇士!
我们先联手,去把那条狗的脑袋拧下来!”
“告诉所有人,只要杀了素利,他的粮食、布匹、牛羊,全都是我们的!”
重赏之下,两个本已水火不容的部落,暂时放下了仇恨,拼凑出了一支近两万人的联军。
他们气势汹汹,杀向东方。
草原内战,正式爆!
……
两支大军,在相隔百里的地方各自扎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素利的大营,灯火通明。
营地中央,一口口巨大的铁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肉汤和面饼。
士兵们围着篝火,大口吃肉,大声说笑,脸上洋溢着饱足后的红光。
他们穿着新的厚实皮袄,武器擦得锃亮,士气前所未有的高昂。
而在百里之外,魁头联军的营地,则是一片死寂。
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雪沫,稀疏的篝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