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了自内心的赞叹与服气。
“我皇甫嵩,穷尽心力,调动数万大军猛攻数日,损兵折将,却不得寸进!”
“你刘景,却能谈笑之间,令坚城灰飞烟灭,贼授!”
他用力摇了摇刘景的肩膀,眼神灼灼地看着他。
“此战功,非你莫属!”
“老夫,服了!”
彻彻底底地服了!
面对一代名将如此高的盛赞,刘景的脸上没有丝毫骄矜之色。
他对着皇甫嵩和郭典,恭敬地行了一礼。
“皇甫将军谬赞了。”
刘景谦逊地说道:
“若非将军与郭太守连日猛攻,摧其锋锐,动其军心,景又岂能侥幸成功?”
“城中黄巾之所以愿意献城,也是因为畏惧将军与朝廷的天威。”
“景,不过是恰逢其会,摘了两位将军种下的果实罢了。”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给足了两位长辈面子。
皇甫嵩听得心中温暖无比,看刘景的眼神愈欣赏。
不骄不躁,谦逊有礼,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郭典也是连连点头,笑道:
“刘将军不必过谦,此等不世之功,谁也抢不走!”
胜利的喜悦,在众人之间弥漫开来。
然而,这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
皇甫嵩的目光,再次扫过街道两旁那黑压压的降卒人海,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眉头重新紧紧锁在了一起。
这是一个比攻城更棘手,更要命的问题。
城,破了。
贼,也死了。
可这十二万降卒,该怎么办?
加上之前在广宗城下,刘景收拢的那十六万……
皇甫嵩的心头,猛地一跳!
他突然意识到一个极其恐怖的问题。
他转过身,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严肃,甚至带着几分凝重的神情。
他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刘景。
那目光,锐利如刀。
大帐内的气氛,瞬间从喜悦的顶峰,跌落到了冰点。
皇甫嵩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明远,你为大汉,为朝廷,立下了不世之功。”
“但是……”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愈锐利,甚至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杀气。
他一字一顿地问道:
“这十二万降卒,加上之前广宗的十六万……”
“你麾下,已近三十万黄巾!”
“你……”
“究竟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