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身边,脸上满是忧虑。
他压低声音。
“主公,此计虽能尽收人心,但……”
贾诩顿了顿,语气凝重。
“常山加上中山,降卒足有两万余人。
我们的粮食虽然多!”
“但是,常山根本没有能容纳两万人的房舍!”
“更别提管理这么多人,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不出三月,我们就会被活活拖垮!”
贾诩的每一句话,都点在了计划最致命的后勤漏洞上。
在古代,收编数万降卒,最大的难题从来不是忠诚度,而是后勤。
一个政权能养活多少军队和人口,是由其农业产出和管理能力决定的。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战争中,“坑杀”
降卒是常见操作。
不是将领残忍,而是实在养不起。
养不起,就会生乱。
刘景此刻的行为,在贾诩看来,无异于抱着一块巨石跳河。
听完贾诩的分析,刘景却放声大笑。
“文和,谁说房子要我们盖?”
贾诩一愣。
“不我们盖,难道让它自己长出来?”
刘景脸上的笑容愈神秘。
“没错,就让他们自己盖!”
他随即颁布了新的命令。
“立刻启动‘我的家园我建设’活动!”
“所有工具、所有建材,全部以‘赊账’的形式给降卒!”
“以百人为单位,成立施工队,自己设计,自己建造住所!”
“告诉他们,房子盖得越快越好,就能越早住进新家,开启新生活!”
“不仅如此,盖得最快最好的队伍,还有肉吃!”
贾诩听得目瞪口呆。
让俘虏自己贷款买材料,给自己盖住所,还美其名曰“我的家园”
?
这……这是何等惊世骇俗的操作!
还能这么玩?
主公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贾诩感觉自己的三观受到了剧烈冲击。
这已经不是计谋了,这简直是把人心玩弄于股掌之间。
在古代,以工代赈是一种常见的救灾方式。
朝廷出钱出粮,雇佣灾民进行工程建设,让他们用劳动换取报酬。
但刘景这一手,直接把“以工代赈”
玩出了新高度。
他不出钱,不出人,只提供了一个“贷款平台”
和一张“美好蓝图”
。
就让两万多人心甘情愿地化身“基建狂魔”
,为他打工。
堪称空手套白狼的究极形态。
命令下达后,整个常山郡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巨大工地。
降卒们为了早日住上新房,吃上饱饭,爆出了惊人的建设热情。
一座座营房、一间间厂房,以肉眼可见的度拔地而起。
原本最致命的后勤问题,迎刃而解。
就在刘景视察着这片欣欣向荣的工地时。
一名驿使快马加鞭,高举一卷明黄色的圣旨,冲入营地。
他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嘶声大喊。
“荡寇将军刘景接旨!”
“洛阳八百里加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