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三路大军,几乎抽空了洛阳所有的机动兵力。
但这还不够。
一道诏令,以最快的度往全国各郡县。
“敕令:各地郡守、县令,可自行募兵,讨伐黄巾,保境安民。
凡有功者,不论出身,皆可封赏!”
这道命令,既是朝廷无力掌控全局的无奈之举,也等同于将征兵和作战的权力,下放到了地方。
它为无数野心家,打开了一扇通往权力巅峰的大门。
……
然而,就在整个中原大地都陷入一片血与火的混乱中时。
常山国,元氏县,却是一片世外桃源。
外界的喊杀震天,在这里,却变成了百姓家中袅袅的炊烟。
外界的流离失所,在这里,却是商旅不绝,市场繁荣。
刘景的仁政与改革,早已深入人心。
家家有余粮,人人有活干,没人吃不饱饭,更没人愿意跟着什么太平道去造反。
当黄巾的使者试图进入元氏县传播教义时,还没等官府动手,就被吃得饱饱的百姓们用棍棒给打了出去。
开什么玩笑!
跟着你们造反,去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我还不想我的九族被消消乐!
脑子有病吧!
县衙大堂内。
刘景坐在主位上,手中拿着的,正是那份从洛阳快马加鞭送来的朝廷诏令。
他的下方,贾诩、高顺、关羽、张飞,四人肃然而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
“大哥!
朝廷都下令了!”
张飞那双环眼瞪得溜圆,嗓门震得房梁都在嗡嗡作响。
“咱们是不是也该出去,干他娘的一票大的了?俺的丈八蛇矛,早就饥渴难耐了!”
关羽抚着美髯,一双丹凤眼微微眯起,锐利的光芒一闪而过。
“四弟所言,正合我意。
我等在此厉兵秣马,为的,不就是今日?”
高顺没有说话,但他紧紧抿着的嘴唇,和那只不自觉按在腰间刀柄上的手,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贾诩轻轻咳嗽了一声,向前一步,对着刘景深深一揖。
“主公,此乃天赐良机。”
“朝廷诏令,便是我军出征最好的名义。
名不正则言不顺,如今,我们师出有名!”
刘景缓缓放下手中的诏令,目光扫过自己最信任的四位兄弟和谋主。
他站起身,走到大堂中央悬挂的舆图前。
那股蛰伏了半年的锋锐之气,再也无法掩饰,从他身上勃然而。
“二弟,三弟,四弟,文和。”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
“蛰伏半年,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
“从今日起,我军将不再是秘密!”
他的手指,重重地落在了舆图上,那个代表着元氏县的小点上。
然后,手指缓缓移动,指向了整个常山国。
刘景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既然朝廷有令,我们便要‘积极响应’。”
“这常山国,或许就会成为我们元氏县,崭露头角的第一个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