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 第58章 三曹已定涿郡寻才

第58章 三曹已定涿郡寻才(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我有谋士三千,助我破界成仙 冷梅与顽石:吾命皆予君,生死两不分 镇御大明 贞洁烈夫 我在秦时做丞相 金殿销香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修真四万年 带着异火去异世大陆

春耕在即,时间紧得像一根拉满的弓弦。

然而,在元氏县城之外的广阔荒野上,奇迹正在以肉眼可见的度生。

短短七日。

七天七夜。

在刘景亲自督导之下,两万流民爆出惊人的能量。

“以工代赈”

的口号,化作了最原始、最强大的驱动力。

成片成片的简易木屋,如同雨后春笋般在规划好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这些房子谈不上精美,甚至有些粗糙。

但它们起码可以遮风挡雨。

对于那些在寒风中蜷缩了数月,早已不知家为何物的流民来说,这,就是天堂。

当第一批两千五百户佃农,领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耕牛、种子和崭新的农具时,许多人当场就跪下了。

县府的官吏们,不厌其烦地向他们重申着县令的承诺。

“都听好了!

刘县令有令!”

“无需缴纳任何税款!”

“无需上交一颗粮食作为租子!”

“秋收之后,每亩地,你们自己保底留下一石!

耕作的好,每亩最高还能再多拿五斗!”

“种子、耕牛、农具,都是县府的!

你们只管用心种地!”

佃农们捧着沉甸甸的种子,抚摸着健壮的耕牛,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他们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着最真挚的感激。

“这……这日子,俺在梦里都不敢这么想啊!”

“刘县令……是活菩萨!

是青天大老爷啊!”

希望,在每一个佃农的心中,生根芽。

与此同时,元氏县的各项新政,如同一台巨大的、精密的机器,开始高运转。

由高顺亲自监督的“柴炭曹”

,正式开进了过去属于豪强的山林。

高顺沉默寡言,但执行力恐怖到了极点。

他亲自带着人,在山林中立下木牌,严格执行刘景定下的“砍一种三”

的铁律。

任何敢于违背的人,都会被他那双冰冷的眼睛盯得浑身毛。

很快,第一批价格低廉到令人咋舌的木炭和柴薪,被运送到了元氏县的市集。

当百姓们现,过去需要花费大价钱才能买到的燃料,如今只用一小半的钱就能买到,整个县城都轰动了。

“盐铁曹”

的矿区,更是灯火通明,昼夜不息。

贾诩亲自坐镇,他没有去管具体的开采技术,而是将他那颗算计人心的脑袋,用在了流程管理上。

他将矿工们分组,制定了清晰的奖惩措施,让整个开采流程变得高效而有序。

一车车的盐矿和铁矿石被运出,在新建的工坊里被冶炼成精盐和粗铁。

然后,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没有一斤流向市场,全部被贴上封条,运进了新建的、由重兵把守的仓库。

“医曹”

的行动则更为润物无声。

他们在城郊规划出了药圃,开始试种一些常见的药材。

同时,组织了一批识字的妇女和老人,在各个新建的乡亭里,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们普及着防疫的知识。

比如,不要喝生水,有了平价木炭烧水喝,住所要勤通风。

这些在刘景看来最基础的卫生常识,在这个时代,却是足以救命的智慧。

而支撑起这一切高运转的,是新扩编的县衙官吏团队。

宋青书几乎是跑断了腿。

他从未想过,一个县衙,竟然能有一百五十名官吏!

这简直比郡府的排场还大!

一百二十名新招募的官吏,大部分都是从流民和本地平民中选拔出的识字、精明之辈。

他们对给予了他们新生和地位的刘景,充满了狂热的崇拜和感激。

他们被分配到各个曹司和乡亭,如同新鲜的血液,注入到元氏县的每一个角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执行效率。

随着一项项政策的落实,元氏县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流民们不再是问题,而是变成了推动元氏县展的强大动力。

他们有房住,有地种,有工做。

夜幕降临时,新建的村落里,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炊烟。

孩子们在屋外追逐嬉戏,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规划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大宋第一女皇 剥夺金手指(清穿) 双靥 铁马冰河肝胆照 反贼 天启大明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