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入口,仿佛成了楚河汉界。
空气凝固了,时间也似乎被这无声的对峙拉扯得粘稠。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狭窄的楼梯口,看着李唐的正统血脉与武氏的新贵权臣,不期而遇。
武三思那张横肉丛生的脸上,最先浮起的是一丝错愕,紧接着,便化作了浓得化不开的轻蔑与挑衅。
他像是打量一件蒙尘的古董,上下扫视着李旦,那目光毫不掩饰,仿佛在说:你也配站在这里?
“哟,这不是相王殿下吗?”
他开了口,声音洪亮,带着一股酒色浸淫出的沙哑,故意让整个阁楼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今儿是什么风,把您这位大闲人给吹出来了?我还以为,您要在府里头清心寡欲,修成活神仙了呢。”
话音粗鄙,极尽嘲讽。
满座贵妇,有人掩唇低笑,有人面露不忍,更多的则是交换着复杂的眼神。
荣国夫人端坐上,眼皮都未曾抬一下,仿佛在品味着儿子这第一招的力道。
太平公主站在武三思身侧,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她饶有兴致地看着,像是欣赏一出由自己亲手导演的好戏,想看看这位一向温吞谦恭的皇兄,今日要如何收场。
上官婉儿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袖口,几乎要忍不住上前解围。
然而,李旦没给她这个机会。
面对武三思近乎羞辱的问候,他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愤怒或窘迫。
他只是平静地、完整地,对着太平公主与武三思,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宗室之礼,姿态谦和,脊梁却挺得笔直。
“梁王殿下说笑了。”
李旦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今日澄心阁雅集,乃天后陛下钦点,为国修典之盛事。
本王奉诏前来,不敢有丝毫怠慢。”
一番话,不卑不亢。
他没有回应武三思的私人挑衅,而是将自己的行为,直接抬高到了“奉诏”
与“国事”
的层面。
你武三思可以嘲讽我李旦个人,但你敢质疑天后的旨意吗?
武三思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他就像用尽全力打出一拳,却砸在了一团棉花上,说不出的憋闷。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微妙时刻,陆羽动了。
他脸上绽放出无比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上前,对着两拨人马深深一揖,声音里充满了惊喜,仿佛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哎呀!
公主殿下!
两位王爷!
您们可真是心有灵犀,英雄所见略同啊!”
他高声赞叹,演技浮夸得恰到好处,“竟是约好了一同前来,这叫‘双龙汇’,大吉之兆,贵不可言!
快请上座,快请上_座!
就等您几位贵客压轴,这雅集才算真正开了场!”
他这一番操作,直接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狭路相逢,强行扭转成了一场皆大欢喜的“心有灵犀”
。
那顶“双龙汇”
的高帽子扣下来,谁若再继续针锋相对,反倒显得小家子气,不识抬举了。
太平公主眼中的笑意更深了,她瞥了陆羽一眼,那眼神里,多了几分玩味。
李旦顺势对着陆羽微微颔,便牵着王妃的手,从容不迫地走上楼来。
武三思冷哼一声,也只能随着太平公主,一并上楼。
一场即将爆的冲突,就这么被陆羽用插科打诨的方式,给搅黄了。
众人落座。
正如陆羽之前所布置的那样,李旦与王妃,坐在了西侧位,正对着东侧的太平公主。
这“分庭抗礼”
的格局一摆出来,整个阁楼的气氛便不一样了。
原本一面倒的威压,此刻竟隐隐有了抗衡之势。
武三思被安排在太平公主下,中间还隔着那位擅长见风使舵的库狄夫人。
他看着对面安然落座的李旦,心里愈不爽,感觉自己像是被刻意隔开了一样。
陆羽与上官婉儿作为主人,在堂中敬酒。
“今日上巳,群贤毕至,澄心阁有幸,能邀诸位夫人、殿下于此,共襄文坛盛举。
愿以此薄酒,祝天后陛下圣躬万安,祝我大唐江山,万代永昌!”
陆羽举杯,言辞恳切。
众人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