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陆羽……”
武则天的声音不疾不徐,仿佛只是在叙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这三个字却像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含元殿内所有人的心脏。
刚刚经历了一场天翻地覆的朝堂风暴,周兴这条盘踞大理寺多年的恶龙被一击毙命,所有人都还处于巨大的震惊之中。
而风暴的中心,那个七品绿袍的侍御史,此刻正静静地立于殿中,他接下来的命运,将为今日这场大戏,画上最后的句点。
是赏,是罚?是生,是死?
赏,则意味着天后彻底认可了这场由下而上的“清君侧”
式攻击,未来朝堂,人人自危。
罚,则说明天后终究不喜臣子将矛头指向皇室,哪怕只是一个引子,陆羽此举,依旧是触犯了逆鳞。
陆羽垂着眼帘,能感觉到太平公主那带着灼热温度的视线,也能感觉到百官之,宰相裴炎那深不见底的目光。
更多的,是四面八方投来的,混杂着嫉妒、恐惧、好奇与审视的复杂眼神。
他仿佛成了一件被陈列在所有人心中的珍奇古玩,每个人都在估量他的价值与裂痕。
他没有去看珠帘后的天后,但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那双凤目,正凝视着自己。
“陆羽。”
武则天再次开口,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你很好。”
仅仅三个字,让殿内凝固的空气,瞬间松动。
“身为御史,当有风骨,闻风奏事,不畏强权,此为本分。
你做到了。”
“身为臣子,当有智慧,知进退,懂取舍,不堕入他人彀中,此为才能。
你,也做到了。”
武则天的声音传遍大殿,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她这番话,不仅是在评价陆羽,更是在为今日之事定性。
她没有提太平公主,没有提“勾结”
二字,而是将陆羽的行为,定义为御史的“本分”
与臣子的“才能”
。
这便是帝王手腕,轻轻一拨,就将可能引火烧身的宫闱丑闻,变成了君主圣明、臣子敢言的政治清明之象。
“周兴攀咬于你,不过是穷途末路,疯犬吠日。
朕的女儿,朕的臣子,朕,信得过。”
这句话,才是真正的雷霆。
它宣告了陆羽的彻底胜利,也给了太平公主一个至高无上的体面。
太平公主的脸上,绽放出如牡丹般绚烂的笑容,她朝陆羽投去一个得意而亲昵的眼神,仿佛在说:看,我们赢了。
陆羽心中却是一凛。
他没有抬头,只是更深地躬下身子。
天后的信任,是世上最荣耀的冠冕,也是最沉重的枷索。
从今天起,他与太平公主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将被置于整个朝堂的放大镜之下。
天后今日能说“信得过”
,明日,也能因“信不过”
而降下雷霆之怒。
“侍御史陆羽,”
武则天的声音变得威严,“于朝堂之上,揭露巨奸,有功。
然,言辞跳脱,有失稳重,功过相抵,本不应赏。”
殿内众人心中一紧,以为事情又有反复。
“但……”
武则天话锋一转,“你既替朕看到了国朝这艘大船的‘暗疾’,朕,便给你一把凿子,让你去亲自探一探,这船底,到底被蛀空了多少。”
“传朕旨意。”
“侍御史陆羽,擢升为从六品上,殿中侍御史。
赐绯鱼袋,入值御史台,专司纠察百官风纪,协查户部钱粮亏空一案。
钦此。”
从七品下的监察御史,一跃成为从六品上的殿中侍御史。
官阶连升两级,从不起眼的绿袍,换上了象征高阶官员的绯色官袍。
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专司纠察”
与“协查钱粮”
的实权。
这道旨意,如同一块巨石,在百官的心湖中,砸出了万丈波澜。
一步登天!
这四个字,浮现在所有人的脑海里。
无数官员奋斗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仅仅用了一场朝会的时间,便轻松跨越。
“臣……领旨谢恩。”
陆羽深深一拜,将头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