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看着小林子匆匆离去的背影,陆羽转身,走向另一个方向。
他要做的,是第四件事。
……
皇城,东宫。
这里曾是废太子李贤的居所,如今虽归了豫王李旦,却依旧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清冷和压抑。
陆羽站在东宫门外,被两名神情冷峻的侍卫拦下。
“内廷行走,奉陛下口谕,有要事求见豫王殿下。”
陆羽亮出金牌。
侍卫验过金牌,不敢怠慢,一人进去通报,另一人则像门神一样盯着他,眼神里满是警惕。
不多时,一名面白无须,神情谦和的中年宦官快步走出,对陆羽行了一礼:“陆大人,殿下已在书房等候。”
书房内,烛火通明。
一个身着常服,面容温厚,眉宇间带着几分儒雅,又藏着几分郁结的青年,正坐在案后看书。
他便是豫王李旦,未来的唐睿宗。
看到陆羽进来,李旦放下书卷,脸上挤出一个温和的笑容:“陆大人深夜到访,不知母后有何旨意?”
陆羽的目光扫过李旦的头顶。
【潜龙在渊(金)】:气运值(时机未到,静待风云)
【当前情感】:【忧虑(深灰)】、【隐忍(褐)】、【迷茫(蓝)】
这是一个典型的、在政治高压下努力求存的王爷形象。
陆羽知道,对于这种人,任何直接的警告都会引起他的警惕和反感。
他必须换一种方式。
“殿下误会了,陛下并未有旨意。”
陆羽躬身行礼,“是臣,有几句肺腑之言,想对殿下说。”
李旦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哦?陆大人请讲。”
“臣今日奉命整理前朝典籍,读到一则隋炀帝的故事。”
陆羽不紧不慢地开口,像是在闲话家常,“炀帝好巡游,排场极大,前呼后拥,唯恐天下人不知。
而文帝简朴,微服私访,与民同乐,反得万民称颂。
臣以为,为君者,声威固然重要,但与民同感,体察民情,更是根本。”
李旦听着,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他似乎明白了陆羽想说什么。
“陆大人是想说,我明日上元观灯,不该去?”
“不。”
陆羽摇头,“殿下当然该去。
与民同乐,是皇室亲民的姿态,陛下也是乐见其成的。
只是这‘乐’法,大有讲究。”
他上前一步,声音压低了些:“西市繁华,鱼龙混杂,固然热闹非凡。
但殿下可知,真正的长安风雅,市井人情,却在那些不起眼的坊巷之中。
比如通义坊的‘闻香榭’,那里虽小,却是城中乐师文人最爱聚集之所。
一曲琴音,一新词,便是一段佳话。
比起西市的喧嚣,那里更能听到长安百姓最真实的声音。”
“臣斗胆揣测,若殿下明日能在‘闻香榭’这等清雅之地,偶遇一两位民间高人,聆听一曲绝妙琴音,此事若传扬出去,岂不比单纯观赏花灯,更能成就一段‘礼贤下士,与民同乐’的佳话?陛下若听闻,也定会龙颜大悦。”
陆羽这番话,句句都说到了李旦的心坎里。
他既点出了西市的风险,却没有明说,保全了李旦的颜面。
又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替代方案,甚至连“礼贤下士”
的政治声誉都替他想好了。
最关键的是,他将最终的评判权,归于武则天——“陛下定会龙颜大悦”
。
李旦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年轻的内廷官员,眼神变得极为复杂。
他能感觉到,对方并非在害他。
这番话,是实打实的金玉良言。
【豫王李旦情感状态】:【忧虑(灰)-5o】、【感激(浅蓝)+4o】、【信任(绿)+3o】
“陆大人……”
李旦长长叹了口气,站起身,对着陆羽深深一揖,“多谢大人金玉良言,旦,受教了。”
陆羽连忙侧身避开:“殿下言重了。
臣只是尽本分而已。”
他知道,自己的第四步棋,也落下了。
离开东宫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一夜未眠,陆羽却感觉不到丝毫疲惫,反而精神亢奋。
他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