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将文书点燃,烧成灰烬,扔进了纸篓里。
“回头找匠人篆刻一枚四川布政使的大印盖在上面,这样就神不知鬼不觉了。”
总算解决掉了杨洄这个麻烦,李亨彻底放下心来。
心中虽然有些不忍,但杨洄把自己往死路上逼,这就怪不得自己了……
戏苑之内。
户部侍郎皇甫温与工部郎中周皓,以及另外两名新加入太子党的官员趁着晌午回家吃饭的功夫,悄悄换了便装来见太子李健。
“恭喜太子,陛下已经允准仁德皇后的祭期过后,就让殿下入主东宫!”皇甫温喜眉笑眼的向李健报喜。
虽然早就知道为母亲守制满一年之后就可以入主东宫,但当得知父皇在朝堂上当众宣布了之后,李健还是心花怒放。
“呵呵……这可真是个好消息,辛苦诸位卿家了。”
周皓讨好的道:“论功劳,皇甫侍郎当属首功,是他第一个站出来向陛下奏请的。”
李健向皇甫温施礼致谢:“皇甫卿家的功劳,孤记在心里了。”
皇甫温笑道:“此乃微臣分内之事,太子乃是大唐储君,理应执掌东宫。”
顿了一顿,皇甫温又道:“臣还有一事请求,还望太子相助。”
李健蹙眉:“不知皇甫卿家想让孤帮你做什么?”
皇甫温道:“自从颜相被贬之后,门下省侍中之位一直空缺,臣听说陛下有意提拔韦坚担任此职。
若韦尚书真的能够拜相,那么工部尚书之职将会空缺,臣希望太子入主东宫之后能够帮臣谋取此职。”
李健闻言心中暗喜,如果韦坚真的能够拜相,那对太子党的实力绝对会是巨大的提升。
太平公主当年能和已经成为皇帝的李隆基抗衡,就是因为当朝有五个宰相是她的人,无论皇帝想做什么,都得太平公主点头才行。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被逼的忍无可忍的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一举铲除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彻底掌握了朝政大权。
虽然李健自知不能跟太平公主相提并论,若是有了王忠嗣与宰相的支持,绝对是如虎添翼。
“皇甫爱卿放心,只要韦坚能够高升,孤保证助你争夺工部尚书之位。”
李健走到皇甫温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亲近。
周皓打蛇随棍上:“也请太子帮微臣活动一二,我在这工部郎中的位子上已经坐了三四年,也该挪挪位子了。”
李健大包大揽:“好说、好说,只要诸位卿家能够真心实意的为东宫效力,孤绝不会亏待你们。”
“吾等誓死为太子效力!”
在皇甫温的带领下,四名官员一起拱手宣誓。
晌午过后,这些官员还要回皇城公干,当下各自分头离去。
这座戏苑在元载的打理下,每月能给李健赚四五百贯的收入,这让李健不由得对元载刮目相看。
李健作为大唐储君,一年的俸禄、食邑、职田等所有收入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两千贯左右,而这个戏苑一年的收入几乎相当于李健三年的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