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
李瑛端坐在龙椅之上,肃声下令:“王忠嗣平定渤海劳苦功高,近日不幸感染了风寒,无法下床。
着礼部即刻遣使赶往东北慰问,并赏赐人参、灵芝、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若干,祝他早日康复。”
东方睿一脸惊讶的出列:“从长安到龙泉府超过五千里路程,更兼东北天寒地冻,使者只怕一个月才能抵达。”
李瑛冷哼一声:“怎么,前线的将士能够不畏严寒,你们礼部的人就这么金贵?”
“臣不敢!”
东方睿急忙认错,“臣是怕耽误了晋国公的病情。”
李瑛挥手道:“王忠嗣又不是傻子,难道他干等朝廷送去的药材,龙泉府就没有郎中?
朕让你们礼部赏赐药材,是为了表达朝廷的关怀之意,怎生多费唇舌?”
“臣遵旨!”
东方睿连连领命,“臣即刻选派合适人选,即日出使东北。”
李瑛又道:“给王忠嗣的家眷赏赐黄金二百两,锦两百匹、帛三百匹、婢子五十、奴仆五十,以表嘉奖。”
主管封赏物品的太府寺寺卿薛縚出列领命:“臣谨遵圣谕!”
随后,李瑛又当朝做出决定,把渤海国的疆域加上辽东、辽西等地区设置为“东北都护府”,由大将军、太尉王忠嗣兼任“东北大都护”,主持东北的军政大权。
大唐在高宗时期设有安东都护府,辖区包括后世的辽宁地区以及朝鲜北部地区,另外在吉林地区设有渤海都督府,黑龙江地区设有黑水都督府,将东北地区分成了三个大的行政板块。
而李瑛现在将东三省统一设为“东北都护府”,使得王忠嗣名正言顺的成为了“东北之王”,堪称大权在握。
兵部尚书杜希望对此深表担忧,在朝堂上公开反对:“陛下,臣以为东北都护府面积广袤,人口远超西域,系于一人之手恐威胁社稷,请陛下三思!”
李瑛面露怒色:“杜卿多虑了,王忠嗣乃是朕的义兄,为中兴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有他掌舵东北,有什么可担心的?
更何况,待义兄病愈之后就会返京,杜卿怎能攻讦与他?若不是念你与国有功,定然严惩不贷!”
杜希望急忙辩解:“臣并非怀疑晋国公怀有二心,而是担心晋国公返京之后继任的大都护不可靠。”
“你这是怀疑朕用人不明?”
李瑛怒斥杜希望,“罚你一个月俸禄,再敢多言,定然严惩不贷!”
“喏……”
杜希望只能无奈的吞下这枚苦果。
尚书省很快拟定诏书,宣布设置安东都护府,并任命王忠嗣暂任东北大都护,并将原渤海国治下各府改为州郡,各州郡主官全部启用王忠嗣所任命的人选。
诏书加盖了玉玺与中书、门下的大印之后,由使者冒着风雪送往东北,晓谕王忠嗣及其麾下诸将。
圣谕前脚刚刚离开,礼部派遣的慰问官员也从宫内领了灵芝、人参、冬虫夏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