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公主很是高兴,看来大唐并没有因为更换了皇帝慢待自己。
掐指算算,金城公主于景龙四年李显在位的时候嫁入吐蕃,至今已经过了三十二年,而大唐也经历了李旦、李隆基、李瑛三位皇帝的交替,能够仍旧对她这位公主以礼相待,让她很是感动。
在两位侍郎的迎接下,金城公主进入了达木城,在一座府邸内见到了大唐皇帝李瑛。
“妾身金城公主拜见大唐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金城公主虽然是长辈,但按照大唐的礼仪,初次面圣也要行跪拜礼,因此她口称万岁,准备跪地叩首。
“公主快快免礼!”
李瑛急忙上前一步,将这位名义上的姑奶奶,血缘上的姑姑扶住,让她不必跪拜。
“公主为大唐做出了巨大牺牲,这跪拜之礼就免了!”
金城公主感激不已,躬身谢恩:“多谢陛下体恤!”
随后,李瑛吩咐礼部备宴,热诚的对金城公主道:“不管姑祖母此行为何而来,咱们先用膳再议事。”
金城公主也不急着阐明来意,微笑道:“一切但凭陛下安排。”
一个时辰之后,丰盛的酒宴备好,除了金城公主之外,随行的尚东赞等数位吐蕃使者也受邀入席。
李瑛首先开口说了一些欢迎的客套话,最后举杯敬酒:“大军出征在外,宴席简陋,还望姑祖母勿怪!”
金城公主举杯回敬:“承蒙大唐皇帝厚爱,妾身感激不尽,这杯酒,妾身敬陛下。”
在一番客套话之后,金城公主放下了手里的筷子,将此行的目的如实相告。
“妾身无能,虽然入蕃三十年有余,然未能阻止两国刀兵相向,有负中宗皇帝所托,愧对大唐列祖列宗。
今大唐皇帝英明神武,德盖四方,亲统大军来伐吐蕃,犹如神兵天降,终使吐蕃赞普尺带丹朱幡然悔悟。
故此,赞普特遣妾身前来觐见大唐皇帝,表达归顺之意,愿称臣纳贡,岁岁修好。
惟乞陛下宽宏大量,赦免尺带丹朱不敬之罪,令其世世代代永为大唐镇守边疆。”
听完金城公主这番话,李瑛总算确定了金城公主是代表吐蕃来投降的,而不是来求和的。
求和是在相对平等的情况下,劣势方向优势方请求罢兵休战,两国恢复睦邻和好的关系,而不会提出称臣纳贡的条件,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
李瑛也不客气,随即询问尺带丹朱投降是无条件投降还是有条件投降,这两者之间有极大的不同。
金城公主随即把尺带丹朱的条件托出。
吐蕃愿意向大唐称臣纳贡,但恳请保留吐蕃国号,吐蕃愿意接受大唐向吐蕃派遣官员治理地方,但请给吐蕃王室保留参政的权力。
“呵呵……”
听完尺带丹朱的条件,李瑛捻着胡须沉吟。
战局发展到这种地步,大唐皇帝御驾亲征,四十万唐军合围逻些城,吐蕃已经没有任何谈判的资本,李瑛自然不会同意保留“吐蕃”国号这个条件。
吐蕃不像西域那些只有十几万人的小国,可以设置安西都护府实行羁縻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