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半岛真的就易主了。”
李泌继续道:“叛军中有大量的契丹人、同罗人等北方异族,如果能从半岛南部打到辽东,他们就能重回故乡,综合来看,崔乾佑有很大可能率叛军渡海去新罗半岛了。”
“但崔乾佑真的去投奔史思明了吗?”
李瑛蹙起双眉,在心中剥茧抽丝,利用穿越者的上帝视角进行分析。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按照史书记载,史思明在打赢了邺城之战后将崔乾佑与安庆绪一起处死,可见两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以至于让史思明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毫不留情的处死了崔乾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必两人积怨日深,方才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步;从这一点上来看,崔乾佑大概率不会去投奔史思明。
“更重要的是,崔乾佑如果去朝鲜半岛投奔史思明,为何会掳掠大量的年轻女人?”
李瑛再次捏起手里的奏折,逐字逐句的看了一遍。
叛军破城之后奸污妇女的事情在历史上多如牛毛,不可胜数,夺人清白之后把人杀掉也是叛军常干的事情,但把女人裹挟从军的事情却是很少发生。
对于任何造反的势力来说,年轻男子远比女人值钱,因为男子可以打仗杀敌,有了男人随时可以抢到女人。
甚至在奴隶市场上,年轻男奴隶的价格也比女奴隶的价格贵,至于说年轻漂亮的女奴隶会不会很贵,这是不存在的事情,既然年轻漂亮,那就不会成为奴隶,百分之百小时候就被人买回家着去了。
就算崔乾佑与史思明目前还没有发生矛盾,他要率军去东海彼岸的新罗半岛投奔史思明,他裹挟年轻男人从军岂不是更好,为何要掳掠了四五千女人?
想要解决士兵的生理问题,新罗半岛又不是没有女人,生理结构都是一样的,使用起来的效果毫无区别,崔乾佑完全没必要命令叛军挟持大量的女子上船。
由此推断,这说明崔乾佑要去的地方是个缺少女人,甚至也缺少男人,人烟稀疏的地方。
崔乾佑裹挟年轻女人的目的并不是给士兵解决生理问题,更大的可能是让手底下的将士能在那个地方扎根安家,避免士兵们每天吵着闹着回家。
“既然如此,哪个地方符合这个条件?”
李瑛感觉自己距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按照崔乾佑的认知来说,只有两个地方最有可能,一个是琉求岛、一个是琼州岛。”
琉求岛作为李瑛穿越之前的台湾岛,到现在还没有政权存在,甚至连部落都没有,岛上有多少土著不得而知;这里现在是野蛮、荒凉的代名词,甚至都不如爪哇国对唐人有吸引力。
至于琼州岛,则是李瑛穿越之前的海南岛。
由于距离岭南近在咫尺,加之岛上地形平坦、气候温润,大唐的军队早就踏上了这片土地,自从贞观时期就在岛上设置了振州与崖州,岛上有七八万居民,隶属于岭南道治下。
虽然这两个州的郡兵加起来只有两三千人,如果崔乾佑率领四万叛军登岛,肯定能迅速掌控全岛,但由于距离大陆太近,唐军也可以轻松渡海,将叛军围歼在岛上。
两相比较,李瑛判断崔乾佑逃亡琉求岛的可能性更大,而李祎、李泌受制于时代局限,他们对海洋不太敏感,所以目光一直盯着大陆,而没有想到远在海上的琉求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