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宽宏大量,宅心仁厚,定能消弭世人对陛下之诋毁。
陛下乃千古一帝,名声犹如堤坝,须当时刻提防,日夜巩固。
若堤坝显露缝隙之时,定已千疮百孔,溃覆在即,届时欲救晚矣!
奴婢今日以命护陛下之名声,惩逆贼李琦,慰十万将士之亡魂,死得其所,请圣人勿为奴婢哀伤!
更望圣人日后励精图治,以德治国,以仁治国,若能旷日持久,晚年勿聩,必成千古一帝,名垂万载!
同僚吉小庆机敏睿智,忠心耿耿,处事果决,可堪大任,奴婢西去之后陛下可将宫中大事相托,应不负陛下所望。
奴婢伏惟叩首,感激涕零,就此拜别陛下,前往九泉之下扫洒宫廷,敬候圣人万载之后,再奉左右。
奴婢诸葛恭绝笔!”
看完诸葛恭的绝笔信之后,李瑛心中五味杂陈。
他的书信句句不提杨玉环,但是每一句都有杨玉环的影子。
就像诸葛恭和吉小庆讨论的那样,到底那种行为才是贤宦?
是像诸葛恭说的那样时刻规劝皇帝以江山为重,励精图治,爱惜羽毛?
还是像吉小庆说的那样唯主子之命是从,不论对错,不择手段?
李瑛认为,两种理念都没有用错,初衷都是为了皇帝好。
可能在诸葛恭的心里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超越汉武、太宗的千古一帝,成为完美的“圣人”。
在这件事情上,李瑛觉得自己就像曹操,诸葛恭就像荀彧,而杨玉环就像大汉的江山。
荀彧希望曹操能做一个匡扶汉室,名垂千古的忠臣,但当发现自己与曹操的理念背道而驰之时,瞬间万念俱灰。
诸葛恭一心想让自己做个名垂千古的圣君,所以当他发现自己暗度陈仓把杨玉环悄悄弄进宫里之后,他的信仰崩塌了,所以毅然赴死……
但李瑛知道自己只是个穿越而来的凡夫俗子,自己也有七情六欲,自己能够逆袭李隆基改变命运,尽力降低安史之乱造成的浩劫,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诸葛恭啊诸葛恭,你凭什么要求朕做个完美无缺的圣人?那是你的祖先诸葛亮吧!”
李瑛忽然暴怒,拍案大喝。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他们哪个完美无缺?哪个是道德圣人?你告诉朕,你告诉朕历史上哪个皇帝是圣人?”
“与其说你想让朕做个圣人,不如说你更想做个名垂青史的贤宦吧?”
发完火之后,李瑛又长叹一声:“唉……诸葛恭啊诸葛恭,你不应该做宦官,你应该做丞相。
如果你是丞相,朕相信你一定会像诸葛孔明那样名垂青史!”
吉小庆急忙施礼:“请陛下息怒!”
“唉……朕只是替诸葛恭死的不值,为什么非要钻牛角尖呢?”
李瑛喟叹一声,将诸葛恭的遗书装进信封,郑重的收了起来。
“传朕旨意,朕念及兄弟之情,本欲赦免李琦死罪。
奈何此贼恩将仇报,欲挟持诸葛恭刺朕,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