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定当为圣人赴汤蹈火!”
王倕拱手领命,一脸士为知己者死的表情。
武灵筠犹豫道:“一下子派出这么多兵马,洛阳城内可就只剩下一万人了?”
“此时不赌,更待何时?”
李隆基双手一摊,“这可是我们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
“过了年李俨就十三了,已经可以亲政,万一被长安逆庭的那帮人稳定住了局势,咱们可就错失了这大好机会!”
武灵筠无奈:“既然陛下这样说,那就出兵吧!”
顿了一顿,叹息道:“咸宜这孩子去幽州二十多天了,到现在也没有消息送回来。王忠嗣倒是愿不愿意支持我们,好歹派人回来知会一声,也好让我们心里有数,真是不像话!”
李隆基胸有成竹的道:“放心吧,别人朕不敢保证,但是忠嗣一定会为了朕而战!”
李林甫又建议道:“要破长安,少不了精兵猛将,臣建议陛下把李钦之子李晟,以及来曜之子来瑱召到函谷关待命,追随陛下一起出征!”
“右相所言极是,兵部马上下达调令。”
李隆基对李林甫的建议一口答应,命兵部尚书徐峤连夜发出调令,征调李晟、来瑱两员骁将随自己出征长安。
商议停当,众人各自去忙碌自己的事情。
王倕连夜点兵出征,兵部与户部则连夜准备粮草,并派遣使者分别赶往河阳与风陵渡。
深夜时分,洛阳城内虽然已经戒严,但大街上人喊马嘶,五万人马举着明晃晃的火把,连夜离开洛阳,向长安急行军。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家休息了那么久,都给我精神一点!”
主将王倕策马当先,督促队伍连夜赶路。
风陵渡。
仆固怀恩接到了李瑛的秘旨之后,下令全军拔营撤退,走河东蒲州,经孟津渡返回关中。
将士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匆匆撤退,各种垃圾丢了遍地。
清晨起来,洛阳军发现对面的营寨一夜之间消失,急忙去向主将来曜禀报,
“启禀将军,对面的叛军撤退了,不知是何缘故?”
来曜将信将疑,急忙派遣斥候渡河刺探,并追踪叛军的动向,看看仆固怀恩在耍什么花招?
晌午过后,来自洛阳的使者抵达风陵渡阵地,向来曜禀明来意,说是陛下命自己前来查看叛军是否撤退?
来曜父子惊讶不已:“圣人如何知道叛军会主动撤退?”
使者一脸得意的道:“据秘密情报,李瑛遇刺身亡,陛下准备亲征长安,王倕将军已经于昨夜率领五万人马离开长安向潼关进军。”
“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
来曜父子喜出望外,终于相信仆固怀恩是匆忙撤退,并非耍的什么阴谋诡计。
“使者不用过河了,本将已经派出数十名斥候过河刺探,可以确定叛军正在朝蒲州方向撤退,估计十有八九要走蒲板渡过黄河返回长安。”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