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检验。
几个年轻同事早就写好了,互相交换着眼神,有些忐忑地等待着。
而老王那边,则像是完全忘了有这回事。
他喝完了一缸子茶,又慢悠悠地起身,去水房续水,回来后,又开始研究起窗台上那盆半死不活的吊兰。
五点整,墙上的石英钟出一声清脆的鸣响。
“叮咚——”
几个年轻同事像是听到了令枪,立刻将自己写好的工作日志,通过内部通讯软件,送给了苏晨。
苏晨的电脑上,接二连三地弹出了几条新消息的提示音。
办公室里,这几声提示音显得格外清晰。
老王像是没听见,依旧在摆弄着他的吊兰。
老李则干脆地关掉了电脑,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下班。
一个刚毕业没多久、性格有些怯懦的女孩小张,犹豫了半天,还是鼓起勇气,小声对旁边的老李说了一句:“李老师,那个……工作日志……”
老李收拾东西的动作一顿,他抬起头,看了小张一眼,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写什么日志?我今天干了什么,都在脑子里呢,还要写下来?我这脑子可比电脑好使。
再说了,我们这些老家伙,哪会用那玩意儿,打字还没手写快呢。”
他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听见。
这已经不是暗示了,这是公开的、赤裸裸的叫板。
小张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尴尬地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办公室里的空气,几乎凝固了。
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都飘向了坐在最里面的苏晨。
他们想看看,这位年轻的新官,要如何应对这第一场下马威。
然而,苏晨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没有看老李,甚至没有抬头,依旧在浏览着电脑上的文件,仿佛刚才那番话,不过是窗外的一阵风。
老李见苏晨没反应,嘴角闪过一丝得意的冷笑。
他拎起自己的包,哼着小曲,大摇大摆地朝门口走去。
老王和其他几个老同事,也纷纷起身,准备离开。
在他们看来,这个年轻人,终究还是太嫩了。
规矩定得再响,不敢执行,不过是一纸空文。
今天退了第一步,明天就会退第二步。
用不了多久,这史志办,就还是他们说了算。
就在老李的手即将碰到门把手的时候,苏晨的声音,平淡地响了起来。
“李科员。”
老李的身体一僵,转过身,脸上依旧是那副玩世不恭的表情:“苏主任,有事?”
苏晨终于抬起了头。
他没有火,也没有质问,只是指了指老李的办公桌,语气温和得像是在拉家常:“你桌上那份关于‘我市建国后水利设施变迁’的初稿,明天早上上班前,我要看到电子版。”
老李愣住了。
那份初稿,是他上个月就“完成”
的,一直压在抽屉里,说是要“再完善完善”
,实际上就是一堆从旧报纸上抄下来的、杂乱无章的材料,连个像样的提纲都没有。
别说电子版,他自己都快忘了写了些什么。
“这个……”
老李的额头开始冒汗,“苏主任,这个不急吧?我打算再多找点资料,争取写得更详实一些。”
“不急。”
苏晨点了点头,然后话锋一转,“但是,我明天上午要去市委,向赵科长汇报我们单位近期的工作思路。
这份材料,就是我们史志办‘盘活历史档案、服务当下展’的第一份成果。
我很看好你,李科员。”
一番话,轻飘飘的,却像一座大山,压在了老李的身上。
向市委领导汇报?
第一份成果?
我很看好你?
每一个词,都像一把小锤,敲得老李心惊肉跳。
他要是明天交不出来,或者交一堆垃圾上去,丢的就不是他一个人的脸,而是整个史志办的脸,更是新主任苏晨的脸!
新官上任,他敢让领导在市委面前丢这个脸吗?
老李的脸色,瞬间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
他想拒绝,却现自己根本找不到任何理由。
苏晨没有再看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正准备开溜的老王和其他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