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的感叹号。
断网了。
苏晨尝试着刷新,重新连接,但都无济于事。
他靠在椅子上,没有半分烦躁。
“不悦咒缚”
又换了新的花样。
他端起已经喝完的茶杯,准备去水房接点水。
周末的办公楼空无一人,走廊里的声控灯随着他的脚步一盏盏亮起,又在他身后一盏盏熄灭,仿佛他走在一条明暗交替的隧道里。
就在他路过综合一科办公室门口时,他脚步微微一顿。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透出一点微光,还伴随着压抑的、断断续续的说话声。
“……不行,这个风险太大了……一旦被现,我们都得完蛋……”
是个陌生的声音,透着紧张和恐惧。
苏晨没有停留,脚步声平稳地走了过去,转进了水房。
他拧开水龙头,热水流出的声音掩盖了走廊里的一切。
几分钟后,他端着水杯往回走。
综合一科的门已经关上了,里面一片漆黑,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苏晨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将水杯放下,重新坐回电脑前。
网络奇迹般地恢复了。
他没有再去想刚才听到的那句话,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方案的撰写中。
“站位”
、“格局”
、“干货”
,这些词语在他的笔下,不再是空洞的官样文章,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可以落地的、充满巧思的设计。
比如,他提议设置“无领导小组讨论”
环节,将青年干部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一个虚拟的、棘手的突事件进行讨论,并由特邀老干部进行现场点评。
再比如,他建议增加“匿名提问”
环节,让青年干部可以把平时不敢问、不好问的问题,写在纸条上,由主持人随机抽取,请嘉宾作答。
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地挠在了官场生态的痒处,既给了青年干部表现和声的机会,又让整个座谈会充满了看点和不确定性。
苏晨知道,这样一份方案,足以让任何一个想要做出点成绩的领导眼前一亮。
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窗外的天际已经泛起了一丝鱼肚白。
他将文件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疏漏后,将其命名为《关于创新举办全市青年干部座谈会的若干设想(初稿)》,然后点击了送。
收件人,是赵林科长。
做完这一切,他才感到一股深深的疲惫涌了上来。
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重新打开了那个加密文件夹,点开了那张黑白照片。
一夜的思考,让他对这张照片有了新的认识。
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一直在追查“清流雅集”
,但这个“雅集”
到底是什么性质?它是一个固定的组织,还是一个松散的沙龙?它现在,还存在吗?
他将照片放大,仔细观察着照片里的环境。
背景是一处古色古香的庭院,有假山,有回廊。
他将庭院的局部截图,利用市府办内网的图像搜索功能,进行模糊匹配。
十几年前的图像,搜索起来极为困难。
大量的无关信息涌现出来。
苏晨耐着性子,一页一页地翻看着。
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一条来自市旅游局官网的旧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
新闻标题是:《我市重点打造文化旅游新名片——清流山庄正式挂牌》。
新闻配图里,那座名为“清流山庄”
的建筑,其庭院的布局和风格,与照片中的背景,惊人地吻合。
苏晨立刻搜索“清流山庄”
,现它如今是市里一家知名的会员制高端度假村,以环境清幽、服务私密着称。
他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点开清流山庄的官方网站,网站做得典雅精致,在“文化活动”
一栏里,他看到了一行小字:“本山庄定期举办‘清流雅集’文化沙龙,仅限会员及受邀嘉宾参与。”
它还在!
这个隐藏了十几年的秘密圈子,至今仍在活动!
苏晨感到自己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在网站上寻找有用的信息。
在“会员风采”
的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