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在房间里来回踱了两步。
“我早该想到的,王振华主管城建,宏远集团这个项目,当年就是他力主引进的重点工程。
我们这一查,等于是在刨他的根。”
他停下脚步,看着苏晨,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苏晨,接下来的路,会很难走。
你要有心理准备。
尤其是在小组内部,你刚来,不了解情况,有些人,当面是同事,背后是眼线。
说话、做事,都要留一万个心眼。”
这番话,几乎是在明示苏晨,要提防内鬼了。
“我明白,谢谢李局。”
苏晨心中一暖,李建民身上的那道“庇护”
气运,又凝实了几分。
下午,专项小组正式进入报告的起草阶段。
李建民召集了全体人员开会,分配任务。
“……根据前期的分工,报告的政策梳理部分,由老张负责;相关法规的比对,小刘你来做;林慧,你继续负责所有数据的核实与建模分析。”
李建民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苏晨身上,“报告最核心的,关于宏远集团违规建设的实地调研部分,包括问题定性、事实陈述和初步建议,由苏晨来主笔。”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部分是整个报告的“矛头”
,也是最烫手的山芋。
怎么写,写多深,每一个措辞,都可能引爆一颗地雷,得罪一大片人。
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苏晨这个最年轻的新人,既是信任,也是考验,更是一种推到风口浪尖的保护。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苏晨是市府办的人,背后代表着赵林,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市府办的意志。
吴宇的眼睛亮了,他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不等苏晨表态,他立刻举起手,用一种极其热情的语气说道:“李局,我提个建议。
苏晨同志主笔,我完全赞成,他的文字功底我们都有目共睹。
但是这部分内容太重要,也太繁杂了,他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我愿意给他当助手,帮他整理材料、核对细节,我们两个人一起,力求把这份报告做得尽善尽-美,不辜负领导的信任!”
他说得大义凛然,仿佛真的是为了工作考虑。
李建民皱了皱眉,看了一眼吴宇,又看了一眼苏晨。
他当然知道吴宇打的什么算盘,但这种主动要求分担工作的请求,他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好,那你们两个就多沟通。”
李建民最终点了点头。
散会后,吴宇立刻抱着一堆材料,殷勤地走到了苏晨的工位旁。
“苏晨,你看,这是所有的现场照片,这是走访记录,这是钱副总交上来的说明文件……够你忙的。
别担心,我帮你一起弄,保证没问题。”
他一边说,一边还亲热地拍了拍苏晨的肩膀,那姿态,仿佛两人是最好的战友。
苏晨看到,他拍在自己肩膀上的那只手,正散着一缕缕黑色的、带着诅咒气息的能量,试图侵入自己的气运。
但这些黑气,刚一接触到苏晨身上那层由“大义壁垒”
和“领导青睐”
构筑的金色气运,就如同冰雪遇到了烙铁,瞬间消散了。
“辛苦了,吴宇同志。”
苏晨笑了笑。
吴宇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已经想好了,等苏晨把报告的初稿写出来,他就会以“核对细节”
的名义,把那张照片,连同他添油加醋写的一段“情况说明”
,“不经意”
地夹在报告的附件里。
到那时,苏晨百口莫辩。
夜深了,招待所的临时办公室里只剩下苏晨一个人。
他没有急着动笔,只是静静地坐在电脑前,双眼微闭,脑海中不断复盘着从晚宴到今天生的一切。
吴宇的陷阱,看似天衣无缝,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这个弱点就是吴宇本人。
他的“愚蠢”
烙印,注定了他不可能设计出多么精妙的阴谋。
他的所有行动,都基于一个前提——他认为苏晨会对那张照片感到恐惧,会极力否认。
所以,破局的关键,不在于如何去解释那张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