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连赵林都这么说了,看来明天的会,果然是一场鸿门宴。
“谢谢赵科,我记住了。”
……
第二天上午,市府三号会议室。
长条形的会议桌擦得锃亮,倒映着天花板上白晃晃的灯光。
桌上按照级别和单位,已经摆好了姓名牌和崭新的笔记本、签字笔。
苏晨跟着赵林走进来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
住建委、国土局的头头脑脑们聚在一起低声交谈,信访办的主任则一脸愁苦地翻着手里的材料,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写着“这事儿很棘手”
。
赵林带着苏晨在市府办的席位坐下。
他们的位置不算靠前,但也不偏,正好能看清主位上的一切。
吴宇也来了。
他今天穿了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头梳得一丝不苟,坐在另一张桌子旁,负责会议的服务工作。
他没有看苏晨,只是专注地给各位领导倒茶,动作谦卑而熟练,仿佛又变回了那个勤快上进的市府精英。
九点整,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一个身材微胖、梳着大背头、气场十足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他穿着一件领口挺括的白衬衫,外面套着深色夹克,步履沉稳,脸上带着一种介于严肃与随和之间的、恰到好处的官场微笑。
他一出现,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王市长。”
“王市长好。”
问候声此起彼伏。
来人正是副市长,王振华。
“都坐,都坐。”
王振华摆了摆手,径直走到主位坐下,吴宇立刻上前,殷勤地为他拧开茶杯盖,又悄无声息地退到一旁。
王振华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缓缓扫过全场。
当他的视线落在市府办的席位上时,似乎在苏晨的脸上,停留了零点几秒。
那目光并不锐利,甚至称得上温和,但苏晨却感到后背的皮肤微微一紧。
他能看到,王振华头顶的气运,果然如他之前所见,是一片旺盛的金色。
但这片金色之中,却缠绕着丝丝缕缕的、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黑线。
这些黑线如同附骨之疽,让那片本该纯粹的金色,显得有些驳杂与虚浮。
“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为了什么,相信各位心里都清楚。”
王振华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会议开始了。
整个上半场,气氛都还算正常。
住建委汇报了金碧园的工程现状,国土局解释了当年的土地审批流程,信访办则大倒苦水,列举了一系列居民投诉的案例。
王振华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打断,问几个关键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直指要害,显示出他对业务的精通。
苏晨低着头,手中的笔飞地记录着,仿佛完全沉浸在会议内容里。
但他眼角的余光,却始终没有离开主位上的那个男人。
他知道,正餐,还没上。
果然,在各个部门都汇报完毕,会议进入讨论环节时,王振华放下了手中的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目光再次扫视全场。
“刚才同志们都谈了各自的困难,讲得很好,很实在。
问题摆在这里,总归是要解决的。”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语重心长起来,“解决问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这支干部队伍。
尤其是……我们队伍里的年轻人。”
来了!
苏晨的心猛地一沉,但握笔的手,依旧稳如磐石。
“现在的年轻人,有文化,有冲劲,有想法,这是好事,是我们事业展的希望。”
王振华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但是,”
他加重了语气,“有些年轻人,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急于求成。
觉得自己读了几年书,懂一点理论,就想搞些惊天动地的大动作,想走捷径,想一步登天。
写个报告,用词耸人听闻;搞个调研,不尊重客观事实,总想弄出点动静来,好引起领导的注意。”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被抽空了。
所有人的呼吸都下意识地放缓了。
一些知道内情的人,目光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