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他摇了摇头,指了指苏晨,像是在看一个让他又好气又好笑的子侄辈,“你这哪是没想那么多,你这是把人心都算到骨子里去了。”
苏晨闻言,立刻低下头,一副“我错了,我检讨”
的模样。
赵林却摆了摆手:“行了,别在我面前演戏了。
吴宇是蠢,但你要是没点手段,也算计不到他。”
他的语气虽然像是在批评,但苏晨能清晰地看到,从赵林身上弥漫开来的气运,已经从之前的审视,转变为一种带着欣赏的、明亮的金色光晕。
【叮!
】
【来自赵林的“审视”
气运已生转变。
】
【恭喜宿主,获得直属领导的“赏识”
气运(初级)。
此气运将提升您在科室内的信任度与话语权。
】
赵林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问你,抛开吴宇胡改的那份东西。
你自己,有没有一份完整的报告?”
来了。
这才是今天这场谈话的核心。
苏晨没有立刻回答。
他从随身带来的那个半旧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
这份文件同样用牛皮纸袋装着,但封皮上没有打印任何花哨的标题,只是用黑色的签字笔,工工整整地写着四个字——“调研报告”
。
他双手将报告递了过去,放在赵林的桌上。
“赵科,这才是我的初稿。”
赵林看着那份朴实无华的报告,又看了看苏晨,眼神里多了一丝期待。
他拿起报告,入手的感觉,比吴宇那份还要厚重几分。
他翻开了第一页。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宏大的开篇。
报告的开头,就是一张金碧园小区的平面图,上面用红蓝两色的笔,密密麻麻地标注出了各种记号。
哪一栋是回迁楼,哪一栋是商品房,哪几户的墙体开裂最严重,哪几处下水道常年堵塞……一目了然。
仅仅是这一页,赵林的神情就严肃了起来。
他继续往下翻。
报告的主体,不再是单纯的问题罗列,而是被划分成了几个清晰的板块。
第一部分,“现状与问题”
。
这里的数据详实到令人指。
不再是那个夸张的“百分之三十是危房”
,而是变成了“经实地走访12o户居民,其中87户反映存在不同程度的房屋质量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墙体沉降、房梁裂缝、大面积渗水等。
附录中有45户居民的房屋问题照片及书面陈述。
基于以上情况,强烈建议由市住建委牵头,组织第三方权威鉴定机构,对整个棚户区进行全面的结构安全等级评定。”
专业、严谨、客观,并且把皮球精准地踢给了最该接球的专业部门。
赵林的呼吸,不自觉地放缓了。
第二部分,“历史成因追溯”
。
这一部分,展现出了乎赵林想象的深度。
报告没有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开商,而是从五年前的土地招拍挂文件开始分析,指出了当年在项目规划审批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以及在后续监管过程中,多个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责任不明的“灰色地带”
。
这已经不是一份简单的调研报告了,这简直是一份对市里城建领域某些历史遗留问题的精准解剖。
赵林看得眼皮直跳。
他甚至在其中一个不起眼的文件编号旁,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王振华。
当时,王振华正是分管国土规划的副区长。
苏晨,是在有意无意地提醒自己什么吗?
赵林抬起头,深深地看了苏晨一眼。
苏晨依旧安静地坐着,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这份报告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赵林压下心头的波澜,翻到了他最关心的第三部分——“解决方案建议”
。
吴宇的报告里,这部分空洞无物,除了喊口号,就是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
而苏晨的这份报告,却提出了一个让赵林都感到惊艳的、堪称“天才”
的构想。
报告里写道:“金碧园问题的核心,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