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所有人的内劲都被吸得紊乱,是他无意间打出“太极云手”
,以柔克刚引动黑洞边缘的星轨之力,竟硬生生撑出一道生路——当时机械族长老说,那是蓝星武道“以柔克刚”
的至理,与星轨的“平衡法则”
暗合,是独属于蓝星的智慧。
“独属于蓝星的根基,或许就在这里。”
李玄长老的玉剑轻轻点在蓝星的位置,星图突然泛起涟漪,“万族武道,或重力量,或精技巧,唯有我蓝星武道,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
你在黑洞用‘云手’救人,是‘柔’;衍儿在东海用‘裂海剑’劈星兽,是‘刚’;星武合璧,便是‘刚柔并济’。”
夜风突然转急,吹得藏经阁的灯笼摇晃。
张远抬头望向天空,七彩虹桥虽已散去,却在天幕上留下淡淡的印记,像一道若隐若现的门户。
他仿佛看到,数年后的某一天,蓝星的武者踏着虹桥,走向紫微星域的万族——不是以征服者的姿态,而是以传承者的身份。
或许会有一个少林武僧,在齿轮星的金属平原上,用“罗汉拳”
融合“合金拳”
,教机械族如何以柔劲化解星兽的冲撞;或许会有一个武当道长,在水晶族的流光殿里,用“太极剑”
拆解“流光剑”
,让他们明白“守中带攻”
的妙处;或许会有像叮铛这样的孩子,系着蓝星的剑穗,在遥远的星域,把“星武合璧”
的故事,讲给每个愿意听的人。
“张远叔叔,你看这个!”
叮铛突然举着一张纸跑过来,纸上是用星砂画的小像:一个蓝星武者,背着铁剑站在星轨间,剑穗飘向蓝星的方向,身后跟着齿轮星的机械人、水晶族的光翼者,每个人手里都握着融合了内劲与星力的武器。
“这是未来的我们吗?”
叮铛的眼睛亮得像星核,“李爷爷说,等我们把‘星际武道谱’编完,就要开一艘比‘归雁号’还大的船,去每个星星上教武道,让所有人都知道,蓝星的武道,能和星轨做朋友。”
张远接过画纸时,指尖的星轨印记与纸上的星砂相融,小像突然活了过来。
画中的武者拔剑出鞘,铁剑上的金辉与银辉交织,化作一道虹桥,连接着蓝星与遥远的星海。
他想起刚回归时,总担心蓝星武道会被星轨之力同化,失了本真,此刻才明白,真正的传承从不是固守一方天地,而是带着故土的根,去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对,这就是未来。”
张远把画纸还给叮铛,铁剑在鞘中出悠长的鸣响,像在应和着星轨的召唤,“我们的武道,会从嵩山的演武场出,走过东海的浪,穿过紫微星域的星尘,走到所有有星辰的地方。”
他看向李玄长老,老道长正望着沙盘上的星图,玉剑轻叩掌心,似在推演着什么。
张衍则和几个年轻武者,围着“星际武道谱”
争论不休,声音里的热望比星轨的光还要烫。
夜风掠过藏经阁的飞檐,带着星砂与松脂的气息,在空气中织成一张无形的网——那是由内劲、星力、信念与希望交织的网,一端系着蓝星的地脉,一端连着星海的星轨,中间是无数正在成长的武者。
月上中天时,张远独自回到藏经阁。
他将《太极微言》的残卷放回书架,旁边是新抄录的“星武合璧三十六式”
,再过去是机械族长老编写的“星轨能量解析”
,三本书的书页在夜风中轻轻相触,出沙沙的声响,像在低声交谈。
铁剑被他靠在书架旁,剑鞘上的玄蚕丝与星兽肌腱,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他知道,属于蓝星武道的星际篇章,才刚刚翻开第一页。
未来或许会有风雨,会有星兽的獠牙,会有异族的不解,但只要还有人握着剑,剑穗还系着故土的方向,内劲与星力还在血脉里流转,这条路就永远不会断。
窗外,叮铛和伙伴们还在摆弄沙盘。
星图上的蓝星越来越亮,渐渐与周围的星辰融为一体,却始终有一道金辉,从蓝星的位置出,穿过所有星轨,直抵宇宙的深处——那是内劲的光,是属于蓝星武道的,永不熄灭的光。
而他们,将带着这道光,走向比星轨更遥远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