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整个人间。
它源于西方,却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它不依赖于个人的修行天赋或血脉传承,而是建立在观察、实验、逻辑和可重复的规律之上。
它催生了精密的机器,释放了深埋地底的能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出行方式、沟通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蒸汽机的轰鸣取代了水车的吱呀,铁轨如同血管般在大地上疯狂蔓延,将遥远的距离急剧缩短。
黑色的烟囱如同森林般在城镇中竖起,吞吐着象征“进步”的浓烟。电报线跨越山海,将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递。
后来,更轻便高效的内燃机、能够翱翔天空的飞机、威力远超任何法术火药的火炮与枪械......相继问世。
这是一个“科学”与“技术”的时代,一个人类凭借自身智慧与协作,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挑战传统力量边界的时代。
兴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在最初的抗拒与迷茫之后,也被迫卷入了这股洪流。有识之士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办新式学堂,兴建工厂,购买枪炮舰船。
然而,旧有的庞大官僚体系、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使得这种变革步履维艰,充满了扭曲和阵痛。
社会在急剧转型中撕裂。
沿海通商口岸灯红酒绿,摩登时尚;而内陆广大农村却日益凋敝,民不聊生。
新的资产阶级与产业工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与传统的士绅地主、皇权贵族矛盾日益尖锐。
到了兴国第十六帝,王商在位时期,各种矛盾已积累到火山喷发的边缘。
王商本人,昏庸无能,沉溺酒色,宠信奸佞,将国事尽数委于几个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的权宦。
朝廷上下,贪腐横行,卖官鬻爵已成常态。为了支付巨额赔款、维持皇室奢靡开销以及装备昂贵的新式军火,赋税一年重过一年,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天灾亦不时降临,洪水、干旱、蝗虫......然而官府不仅赈济不力,反而趁机盘剥。
无数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成为流民;工人在工厂中受到残酷剥削,生活困苦。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整个兴国,如同一个火药桶,只差一颗火星。
最终,火星在南方一个名为“金田”的小地方点燃。
饱受压迫的农民、矿工、手工业者,在一个自称受“天父”启示的领袖带领下,揭竿而起,喊出了“均田地,免赋税”的口号。
起义如同野火燎原,迅速席卷了大半个兴国。
尽管朝廷拥有从西方购买的新式枪炮,但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将领贪生怕死,屡战屡败。
起义军则士气高昂,且在实践中学会了使用和制造新式武器,力量不断壮大。
烽火连天,血流成河。
古老的城池在炮火中颤抖,曾经象征皇权的宫殿楼阁化为废墟。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