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的家园!”
说到动情处,她的声音有些哽咽,但眼神无比明亮:“但我必须再强调一次,”她的语气重新变得严肃,木棍再次点向水源地,“种什么?什么时候种?怎么种才能活?这一切,都得听水的指挥!水到哪里,绿色才能到哪里,希望才能到哪里!绝不能盲目,不能蛮干,不能浪费一滴宝贵的水资源!所有的种植计划,都必须、也一定要在张教授和陈阳的科学指导下进行!咱们要确保种下一棵,就能活一棵,种下一片,就能绿一片!”
“这第四战场,是咱们的希望工程,是给子孙后代积攒的福泽。”
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带着穿越时间的力量,“也许,咱们这一代人,看不到金川村完全变回绿水青山的那一天。但只要咱们今天开始种,坚持下去,一年年地种,一代代地护,总有一天,咱们的孙子、重孙子,就能在这片被咱们用血汗浇灌出来的绿色土地上,安居乐业!咱们今天流的每一滴汗,吃的每一口沙,都是在为他们铺路!”
四个战场,层次分明,逻辑严谨,从解决当下生死攸关的水源问题,到守住生存底线的口粮田,再到抵御外侮的防风固沙,最后到重建家园的生态恢复。
既有迫在眉睫的生死挣扎,也有中期坚韧的阵地防御,更有长远美好的绿色梦想。拾穗儿的规划,不仅直面了最残酷的现实,更给出了一条清晰可见、充满智慧且可操作的行动路径。
她站在那里,身形在火光映照下算不得高大,却像一棵深深扎根于沙地的梭梭树,沉稳、坚韧,散发着令人心安的磅礴力量。她以其超凡的远见、清晰的思路和不可动摇的信念,成功地将一幅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治沙蓝图,深深地刻进了每一位乡亲的心里。
篝火依旧在噼啪燃烧,寒风依旧在旷野呼啸,但打谷场上的气氛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绝望的阴霾被驱散,恐慌的情绪被抚平,取而代之的是被点燃的斗志、升腾的希望和空前团结的决心。
每一张脸上都焕发出光彩,每一双眼睛里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期盼。
之前的焦虑、恐慌、迷茫,都化作了此刻的坚定、决绝与同舟共济的温情。
李大叔猛地站起身,由于激动,声音有些沙哑:“穗儿娃!你就说吧,具体咋干?咱们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干,咱们就怎么干!”
“对!听穗儿的!”
“金川村能不能活,就看这一搏了!”
“拼了!”
群情激昂,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直冲云霄,仿佛连呼啸的寒风都被这股众志成城的气势所慑服。
拾穗儿看着眼前这一幕,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但这泪水,不再是绝望和悲伤,而是激动、是欣慰,是感受到巨大责任和信任的热流。
她知道,最艰难的动员时刻过去了,接下来,将是更加艰苦卓绝的奋斗。
但此刻,她心中充满了信心。
她抬起手,轻轻擦去眼泪,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每一张坚定的面孔,用尽全身的力气,清晰地说道:
“好!那咱们就说定了!从明天,不,从此刻起,金川村治沙保村大战,正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