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俭学,在图书馆整理书籍,李阿姨总把最轻松的活分给她,还悄悄在她常坐的座位上留好需要的参考书,有时候是一沓复印的论文,有时候是标注好重点的专业书。
有一次拾穗儿为了赶助学计划的报告,在图书馆待到闭馆,李阿姨没催她,反而泡了杯热奶茶放在她桌上:“丫头,别熬坏了身子,你要做的事,是积德的事,慢慢来,阿姨陪着你。”
此刻李阿姨走过来,把蓝布包塞到她手里,包沉甸甸的,打开一看,是个厚厚的硬壳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有贴得整整齐齐的便签。
“这是我这半年整理的书单,从小学到高中的都有,每个年级该读什么书,怎么引导孩子读,我都写在后面了,”
李阿姨拉着她的手,掌心的温度暖得人心颤,“你要在戈壁建图书角,这些或许能用得上。以后缺书了,不用客气,给阿姨打个电话,阿姨帮你找,实在没有的,咱们就发动读者捐,总有办法的。”
拾穗儿翻着笔记本,每一页的字迹都工工整整,连便签的边角都剪得圆润,看得出来是花了心思的。
她想起自己无数次在图书馆收到的“匿名”帮助,想起李阿姨总说“丫头,别累着”,突然就哽咽了:“李阿姨,您怎么这么好……”
“傻丫头,是你好,”
李阿姨帮她擦了擦眼角的泪,声音也有点哑,“你一个小姑娘,想着家乡的那些孩子,不容易。阿姨没什么本事,只能帮你做点这些小事。到了那边,照顾好自己,要是受了委屈,就给阿姨写个信,阿姨听你说。”
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温情。
这时,宿舍的三个姐妹吵吵嚷嚷地进来了,苏晓走在最前面,手里拎着个巨大的行李袋,杨桐桐跟在后面,怀里抱着个毛绒骆驼,陈静则小心翼翼地捧着个玻璃罐,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糖果。
“拾穗儿!我们来晚了!”
苏晓把行李袋往地上一放,叉着腰喘气,“今天我们要不醉不休!”
她嘴上说着,手却已经拉过拾穗儿的手,指腹蹭过她虎口的茧——那是常年写报告、整理资料磨出来的,“以后去了戈壁,别老坐着写东西,记得活动活动,不然腰该疼了。”
杨桐桐把毛绒骆驼塞到拾穗儿怀里,骆驼的肚子里鼓鼓的,拉开拉链一看,里面全是暖宝宝和冻疮膏。
“我查了,戈壁冬天特别冷,你又爱冻手,这些你带着,每天出门贴一片,别省着,”她红着眼圈,声音有点哽咽,“还有这个骆驼,你想我们了,就抱着它,就当我们在你身边陪着你。”
陈静把玻璃罐递过来,里面的糖果都是拾穗儿爱吃的水果糖,每一颗都用彩色糖纸包着。
“这是我攒的糖,你带去给戈壁的小朋友们,他们肯定喜欢,”
她轻轻抱了抱拾穗儿,“以后我们每天都会给你发消息,你要是忙,晚回没关系,但一定要回,不然我们会担心的。还有,要是缺什么,千万别客气,我们给你寄过去,不管多远,我们都给你寄。”
三个姑娘围着她,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些琐碎的小事,却句句戳心。
拾穗儿想起大一刚入学,她因为自卑不敢说话,是苏晓拉着她参加社团;想起她为了助学计划熬夜,杨桐桐帮
